第118章 交锋(2 / 2)
赵竑看了看郑性之,微笑不语。
吏部侍郎郑性之年少家贫,勤读,初受学于朱熹,对朱熹感恩戴德,不仅为朱熹理学"解禁"奔走呼号,还屡屡利用职权,向赵竑建议把朱熹理学列为大宋官学。
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致力于恢复大宋尚武之风的赵竑,一直没有采纳,也不可能采纳。
不过,郑性之为官尚算清廉,赵竑也不会对他“辣手摧花”。
“陛下,如今我大宋的大患不在于垂亡的金朝,而在于新兴的鞑靼。陛下择肱骨干将,委以边防重任,此为善举。然则直接和鞑靼开战,似乎有些不妥。不如与民生息,培养国力,然后再出师对付北兵和金人。”
礼部侍郎魏文翁苦着脸劝道,似乎也有不同的看法。
他来自四川,蜀口防御破败不堪,兵弱将寡,皇帝在蜀口布防练兵,他很是赞同。
但直接对蒙古动兵,皇帝似乎太草率了些。
殿上群臣的反应看在眼里,赵竑依然不语,直到大殿上安静了下来。
“陛下,皇宫外的太学生和士民,该如何应对?若是不给他们一个答复,恐怕难以劝退他们。”
真德秀朗声说道,声音高亢,在大殿中回荡。
“陛下,坊间都传薛极和宣缯蒙蔽圣听,怠于政事,嫉贤妒能。请陛下恩准,将薛极和宣缯免去官职,着有司严查。”
刑部尚书葛洪站了起来,肃拜而道。
“陛下,奸相史弥远把持朝政权十余年之久,一手遮天,无恶不作,用事专且久,论者纷起。薛极、胡榘﹑赵汝述成为史弥远亲信,民谣谓薛极、胡榘为“草头古,天下苦”,宣缯又为史弥远姻亲,三人昏庸无能,不知纪积,致使朝政紊乱。望陛下严查。”
临安府尹吴兢,跟着走出来肃拜而道。
“陛下,臣附议葛尚书!”
“陛下,请罢黜薛极、宣缯,以慰天下人心!”
又有几个大臣走了出来,纷纷附和葛洪。
赵竑不由得莞尔。这个老态龙钟的老油条葛洪,还有“自己人”吴兢终于忍不住,也站了出来。
乍看起来,这些人忠心耿耿,弹劾的是薛极宣缯,其实针对的是自己,要力阻自己对蒙古用兵,更是为士大夫势弱抱打不平。
“陛下,臣等忠心耿耿,兢兢业业,却被太学生和士民认为奸臣。请冤枉,望陛下明察!”
群情汹汹,直指薛极。不得已,薛极走了出来,苦着脸跪拜而道。
“薛极,你和宣缯蒙蔽圣聪,鱼肉百姓,作恶多端,何来冤枉!”
御史中丞陈端常终于走了出来,怒斥薛极。
看他正气凛然,一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架势,伊然朝廷忠义之士,国家肱骨之臣。
赵竑暗暗摇了摇头。道貌岸然,衣冠禽兽,有时候用在有些人身上,实在是恰当不过。
而这些衣冠禽兽,也实实在在伤了他的心,让他觉得人生丑陋,令他恶心。
“陛下,臣愿辞官卸任,以平息天下悠悠之口。请陛下恩准,放臣归隐泉林吧!”
宣缯和薛极一样,也是跪伏于地,脸色煞白,嘴唇哆嗦。
今天这架势,明显是有人推波助澜,要他二人下野只是开胃菜,让皇帝取消对鞑靼用兵,这才是根本。
“宣缯,你也知道民愤极大,罪恶难逃?清君之侧,天日昭昭。陛下,薛极宣缯庸碌无为,闭塞言道,请陛下免去薛极宣缯二人执政之职,依律严惩,以正视听,以安人心!”
御史中丞陈端常声音洪亮,再一次向赵竑进言。M.biQUpai.coM
“陛下,薛极宣缯二人不量非才,妄邀边功,用师大元。请免去薛极宣缯之职,依法严惩!”
“陛下,臣附议陈中丞!”
“陛下,臣附议陈中丞!”
刑部尚书葛洪、临安府尹吴兢等一众朝廷大臣纷纷奏道,人人慷慨激昂,似乎占尽了优势。
赵竑看着陈端常等人正气凛然的样子,再看了一眼跪在殿上瑟瑟发抖的两位执政大臣,端起了茶盏,不发一言。
“陈中丞、葛尚书,你们群起而攻之,这是在要挟我大宋天子吗?”
重臣气势汹汹,殿中侍御史李宗勉忍不住,黑着脸指责起陈端等人来。
“李宗勉,我等大宋臣子,应当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抚黎民,忠言谏议,岂能闭目塞听,趋利避害?此与禽兽何异?”
御史中丞陈端常再一次发声,直接怒斥起自己的僚属李宗勉来。
这个李宗勉,堂堂御史,怎么能站在皇帝一边,反驳起自己这个上官来?
真是岂有此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