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章心思(1)(1 / 2)

加入书签

建武三年,已过冬至,临近年关,正是旅人回乡,一家团聚的时候。临安城东门外,钱塘江码头千帆毕集,岸边人流拥挤,正是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

风从南方来,满载金矿、铁矿、皮货、胡椒、硫磺、硝石等货物的帆船,在港口停泊。而同样满载瓷器、陶器、丝绸、香皂、玻璃、茶叶,以及各种大宋工艺品、商品的货船,又从钱塘江运往明州、泉州各个港口,驶往世界各地。

这是大宋的时代,海洋上驰骋的商船,大宋占了大多数,也可以说,大宋战船和商船,开辟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大航海时代。

黑烟滚滚,一艘蒸汽战船停靠在了钱塘江码头上,披挂整齐的大宋官员和军士簇拥下,身穿白袍、头裹白巾、满脸胡子的贝斯特踏上了码头。

“这就是天下闻名的临安城了!”

尽管心目中对大宋国都有一个大概的印象,但是当看到临安城,贝斯特还是被眼前的繁华和热闹给惊呆了。

各种肤色容貌的人们、各种货物堆积如山,人来人往,却又井然有序。宽阔的道路,干净整洁,路两旁绿树成荫,并有人行道,道旁绿草如茵,楼台亭阁,小溪环绕,流水潺潺,相映成趣。

好一个天朝上国,果然是……非同一般!

这还只是城外,城内如何,可想而知。

码头一侧的水泥空地上,整整齐齐停有上百辆四轮马车,陪同的官员递上官凭,街道司的官员马上安排了几辆车过来。

“贵使,请上车!”

贝斯特点点头,和陪同的官员走到车旁,仔细观察着四轮马车,嘴里还诧异地问道。

“这四轮马车是不是也用的蒸汽机?”

“贵使,这是马车,当然是马力了。蒸汽机现在只是在船上和矿山使用。也许过些年会代替马车。”

官员笑着说道。

蒸汽机研究了整整五年多,在战船商船上已经推广。至于会不会用在陆地上或其它地方,他也是十分期待。

“原来是这样!”

贝斯特点了点头。

不需要人划,只靠烧煤就能前行。这要是用在海船上,速度快不说,再也不用挑什么季风时候,随时都可以出行了。

上了车,马车轻快地向城内驶去,贝斯特忍不住转过头去,又看了蒸汽船几眼,目光看向沿途的所见,眼花缭乱。

“那个是什么?怎么还排队?是公共厕所吧。”

贝斯特指着道旁的水泥房子,忍不住问道。

“贵使,这你也知道。不错,这就是公共厕所,方便用的!”

“原来是公共厕所!大宋在我埃及修建运河,也修有这种公共厕所,所以我知道。”

想起宋人在埃及挖掘运河,不能随地大小便,只能去公共厕所,喝水必须是烧煮过的,饭前必须洗手等等……

看起来繁琐,对于疾病减少,确实是很有必要。只是这样一来,那些奴隶们,似乎更喜欢宋人,而不是他们这些当地的奴隶主了。

进了城,沿街商铺林立,货物琳琅满目,天南海北的商人随处可见,金银首饰、丝绸、茶叶、瓷器等等,酒楼林立,人来人往,热闹异常。

就连几人乘坐的四轮马车也不得不减缓了速度,这也使得贝斯特更加清楚的观赏途中的一切。

“可以停车吗?我想下去看看。”

如此异国风情、中华风流,贝斯特忍不住说了出来。

“当然!贵使请!”

这里距离驿馆已经不远,况且官员的本职工作就是陪同好来访使节,又有军事保护,想来也不会发生什么事情。

“这是什么?怎么不停在摆动?”

看到店铺前的摆钟,贝斯特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贵使,这是钟摆,可以计时,一天12个时辰,24个小时,非常精确。和瓷器、茶叶一样金贵。”

“钟摆!果然是上国佳品!”

贝斯特爱不释手,忍不住问道:

“你能不能帮我还价,我想买上一个。”

这东西如此精美,一看就价值不菲。

“贵使,等你面见了我大宋天子,他应该会送你一座。所以,贵使还是稍后再做决定的好。”

官员莞尔一笑,暗暗嘀咕。

皇帝要是送贝斯特钟摆,不是又要“送终”了吗?

贝斯特点点头,恋恋不舍地走开。

“这是什么?是洗手的肥皂吗?怎么这么香?”

“这叫香皂,是肥皂里面加了香料,所以很贵。非洲那边,应该已经有的卖了。”

贝斯特点点头。

肥皂已经卖到了非洲,他也见过。想不到现在也有了更高级的香皂。香皂的生意一定不错,怕只怕,大宋的商人已经把香皂运往了非洲。

金银器、铁器、瓷器、丝绸、茶叶、书籍等等……

贝斯特不由得发出一声感慨来。

“果然是天朝上国,繁华富裕,可比人间天堂啊!”

“贵使,你要是去过金陵,那里比这里更加繁华。怕就怕你去过以后,再也不想回埃及了。”

官员笑着说了出来。

“金陵?不不不,就是临安城,已经是不想走了,不想走了!”

众人干脆放弃了马车,看到御街旁似乎有房屋焚烧的痕迹,贝斯特又问了起来。

“这里发生过火灾吗?”

“不瞒贵使,两个月前确实发生过一场大火,将太庙和周围的许多宅院烧为灰烬。这都是刚刚建起来的,所以看起来有些不一样。”

“两个月前?这就修好了?这不是真的吧?”

贝斯特忍不住问道。

这要是在苏伊士城,甚至是在开罗,发生这样的火灾,没有一年半载,休想建起来。

大宋,果然里里外外都不一样。

陪同的官员暗暗摇头,你一个奴隶制的小国,也敢和煌煌大宋相比?

远远地,一群穿着学堂制服的年轻人走了过来,他们个个精神奕奕,手里举着“北伐”、“恢复中原”的长布条幅,嘴里喊着相同的话语,向路旁的人散发着传单。

“这些年轻人在干什么?”

贝斯特像个好奇宝宝一样问道。这么多人聚集,个个腰悬刀剑,他们要造反吗?

更有甚者,那里面显然还有好几个女子。女子也能抛头露面,公然招摇过市吗?

“这些都是临安各学堂的年轻人,他们在散发传单,要求朝廷早日北伐,恢复中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