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6 章 宋朝篇三(2 / 2)
听听便罢了,就当被狗叫了两声。
呸,谁家的狗敢冲着他乱叫,是不怕死吗?还是好气。
【许多人以为宋真宗是因为澶渊之盟欣欣自得,遂前往泰山封禅。不过这倒是跟历史不太符合。其实真宗封禅,反而是因为真宗颇以为此盟之签订为大功,因此对在阵前指挥得当的寇准也高看一眼,十分厚待。
这样的厚待惹王若钦的嫉妒,因此他上奏真宗,问真宗为何澶渊之役不以为耻,反而认为寇准有功于社稷呢?
并将澶渊之盟比作城下之盟,认为这是一件奇耻大辱。
真宗无话可说,于是时常怏怏,问王若钦应该如何,于是王若钦顺势提出,不然便行封禅之大功业,借以镇服四海,夸示戎狄。】
等会儿等会儿。
刘彻逻辑差点没捋顺。
这个封禅自然是大功业,但是是要你先有功业,先踏平戎狄,再行封禅,向四方彰显自己的权威和镇服四海的魄力吧。
你这逻辑是不是有哪里不大对劲。
没听说过还能反着来的。
始皇帝闻言则冷哼一声。
寇准当然有功于社稷,这个什么王若钦不过是故作文字游戏罢了。
人家澶渊之役扭转战局,当然是大功。
虽然此澶渊之盟的确是城下之盟,让人不齿,但寇准可从来没让你去签订澶渊之盟啊。
该深以为耻的,只有你宋真宗一个人而已,莫挨能臣!
【按照先前朝代的惯例,要封禅,自然就得先有祥瑞,可宋真宗没有祥瑞,这怎么办呢,问题不大,伪造天书就是了。由此,开始了宋真宗为期十五年,愈演愈烈的“天书运动”,从此之后,宋真宗沉沦在制造祥瑞的故事当中,每年都有不同的新花样。
真宗朝一片乌烟瘴气。
用宋史的说法,是“一国君臣如病狂。”还倒当真十分贴切。
当然,除了所谓祥瑞之外,还得说服那些文官,让他们没事少插嘴。
宋真宗便宴请重要官员,并赏赐一尊酒,嘱咐他们带回家与妻子同乐。
等待臣子们回家一看,发现尊中满是珍贵的明珠,这是他
们的封口费。
咱大宋皇帝,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那都不是问题。
于是真宗便顺利无碍地大行封禅。
封禅大典持续了足足五十七天。】
震撼,除了震撼,前朝皇帝们已经再也说不出别的话来了。
他们单知道会有臣子为了讨自己欢心搞点什么祥瑞过来,反正他们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当不知道是真祥瑞开怀片刻便罢了。
怎么还有皇帝这么掉价,还自己亲自搞什么祥瑞,什么天书啊。
还一搞就是十五年?
再说了,一个皇帝,都沦落到要反过来贿赂臣子了,而且贿赂的目的还是为了去封禅,这皇帝当得也真是没谁了。
就这种皇帝,也配跟朕同登泰山?
快有多远滚多远吧。
【自秦始皇于泰山封禅之后,泰山封禅成为了赫赫功绩之帝王向上天昭示自己恢弘功绩之神圣典礼。自秦始皇封禅至宋真宗之时,历经一千余年,却仅有五位皇帝登临泰山举行封禅大殿,能去泰山封禅也成为了帝王的荣耀之一。
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前期)。
看看这些光耀史册的名字,因此能否去泰山封禅,也都是帝王在心里掂量的东西。
然鹅,自宋真宗之后,再也没有皇帝去泰山了。
要知道,乾隆都经过了泰山好几回,愣是没去啊。
连乾隆都不去的地方,可想而知,宋真宗是真晦气啊。】
被点名的皇帝们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了一阵晦气。
这泰山封禅,突然就不是很想去了呢。
要不还是换个地方吧。
李隆基:……
光耀史册就光耀史册吧,为什么就只有他还带个括号备注的?
李世民突然就不觉得有任何遗憾了。
幸好一直不舍得花这么多钱去封禅,一直想着往后拖一拖。
还好没去,再也不想去了。
【终北宋一朝,能称得上一声强硬的君主,或许也就只有宋哲宗赵煦了,发动两次平夏城之战,使西夏臣服。可惜,早死,病逝之时,年仅23岁。
继承他的皇位的,那便是雪乡二圣之一的宋徽宗。
而那场灭亡了北宋的靖康之耻,这样一场堪称是亡国之难,反而滋生了一批挽救大厦于将倾的名将。
而我们八大军神的最后一位,也终于隆重出场。
评价:不出场也罢,换个时间会更好。】
???
???
赵匡胤表示,天幕你礼貌吗?怎么就不出场也罢了?
其他朝代的皇帝更是一头雾水。
就这破国,还要挽大厦之将倾?埋了吧。
怎么连这种朝代都能出个军神啊,他们不服。
【那自然是我们的岳元帅,岳武穆了!
作为公认的,八大军神之中最倒霉的那一个,我们岳武穆真的是一颗将星坠落到了泥潭里了啊。
纵观其他七个军神,哪怕最终身首异处,但人家至少君臣相得过啊。
人韩信还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呢。
只有我们岳武穆,他是真的什么都没有。】
韩信虽然很好奇这个岳武穆的故事。
但是他还是要先再说一句。
不要再提那句话了可以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