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2 / 2)
“或许匠户也能取才,取创新改造之才,不需要处理事务,只需钻研农具改良,船只改良、武器改良?”
朱元璋越想越有道理,将想法分享到事业群里。
【明正德朱厚照:太祖皇帝说的对,正如天音所言,匠户专职匠户之事,不因被什么学说影响,孙儿建议每年匠户参加一次考试,可分几等,每个等级工钱不一样,可将匠户从工部分出专设一部门管理匠户。同时医者可参考匠户考试,未熟背基础医书认识大部分药材和正确使用药方的大夫也不允许其坐堂看病,避免庸医害人。】
朱元璋啧啧一声,这小子有多恨大夫,一想到这小子死于莫名其妙的落水又有些理解了。
皇帝落水肯定会被人立刻救起,怕就怕后续医治出问题。
朱元璋心情不是很好了,宫里的太医什么德行他还不知道?
大明
建国哪里有好的大夫愿意进宫?
愿意进宫的都是官迷,医术能有多好?
想到妹子的死,朱元璋眯起眼睛。
再想到未来太子因为一场小小的风寒没了性命,朱元璋更加恼怒。
对,不只匠户要考试,大夫也要!
宫里的太医也拉出去考试,他不允许宫里都是一群庸医!
秦王政眯着眼睛看着眼前一群“乞丐”,一个个干瘦如柴不说,还有缺耳朵手指。
蒙恬心酸为几人请功。
“臣发现这几人时,已经流落匈奴许久,但他们始终未忘记完成陛下的嘱托。”
蒙恬从怀里掏出一个干瘦只有拇指大的土疙瘩道:“这是他们穿越冰原越过海峡抵达新大陆找到的良种。”
秦王政心中失望,“为何这般小?”
不说比天音演示的大,起码也得超过整日在评论区贴图炫耀的清朝。
历朝历代只清朝不费吹灰之力便找到粮种,因为早传入本土了,只朝廷宣传宣传,就推广开了。
“乞丐”们颤抖了下,蒙恬忙为他们解释,“大王请听臣解释,这群勇士穿越回来时是带了不少粮种,可海峡只有寒冬结冰后才能通过,不少良种被冻坏了,沿途又吃掉不少,等到了草原又被蛮夷抓捕,他们只好原地将粮种埋了,来年又长出来,带着新良种逃亡,不料迷失方向,只好一路种一路逃……”
“此物是臣偷偷派人潜入匈奴找到他们埋粮种的地方挖掘而来,因急切呈报给大王,偷偷挖了一个未长成的带回来。”
秦王政接过那不大的土疙瘩,终于回想起自己曾经派遣过几队人沿着海岸线前往新大陆。
因几年过去都未有音讯,他还以为这些人跟徐福一样死在了路途中。
“采!”秦王政含蓄点头,当即给予这些人赏赐,哪怕是死去之人,其家人也能享其遗泽。
等一群双目含泪,一脸欣喜若狂的人退出去,秦王政立刻变了脸色。
“这么说来寡人的粮种还在匈奴人地盘上?”
蒙恬一脸正色,“待到收获之时,臣会派人将新粮取回。”
秦王政却挥手,“没必要那么麻烦,粮种在何地,何地就是我大秦领土。”
蒙恬明白了自家大王的意思,“大王想要双面作战?可王将军正在前线攻打楚国,我大秦若是分散兵力……”
秦王政一拍手,当即有宦官奉上一木匣。
“此物为墨家最近改造的利器。”
蒙恬看着自家大王掀开盖子露出里面的青铜器。
“此为火炮,墨家复刻后世大炮,虽只做出一把,却足够威慑蛮夷。”
蒙恬还不明白火炮的重要性,隐约知道大王很重视这武器。
只是这火炮,才不到大王巴掌大,如何震慑蛮夷?
秦王政一开就开了个大的,他不玩什么铁器,直接跨越时代整出了火炮。
哪怕举国之力只做出了这一
个(),威慑力也够了。
当然他还不知道亲近的臣子意会错了⒍[()]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将他手里的模型当做真大炮。
秦王政心喜把玩手中大炮,他已经亲眼见证过大炮威力,一个宫苑一炮就毁了。
威力拔群,作为一举世闻名的手办爱好者,秦王政已经决定弄个复制版放入皇陵为自己陪葬,希望后世人再挖出兵马俑时不要惊讶。
【哈喽,小伙伴们,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我们的神话传说。】
光幕徐徐展开,从盘古开天到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
精美的彩画将一个个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列出来,哪怕从未见过这种画法的人,也能知道那小格子里画的是什么故事。
刘彻含笑点头,“这方法倒是合适小儿学史。”
他儿刘据到了启蒙年纪,他正打算从后世弄点启蒙书,这仅有的独苗可不能让儒家给教傻了。
史书晦涩难懂,总喜欢用春秋笔法轻描淡写忽略重要节点,他完全可以让人用画图再配以简单文字拿来教太子学史。
【大家好,我是清溪,这里跟大家汇报一件事,清溪要改行了,清溪只是一个历史爱好者,肚里的存货不多,已经不够支持更深入讲解历史,每次看到评论区一些亲帮忙查缺补漏,清溪都很惭愧,未来清溪或许会继续发布视频,不过可能会改录制其他内容,这里很感谢从一开始陪伴到现在的小伙伴。】
【虽然只有短短一年时间,但还是要感谢大家的陪伴。】
【好了,进入今日主题,我们华夏历史悠久,从三皇五帝到第一个王朝夏建立,再到商周春秋战国,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夏商周之前还有一个虞朝,虞朝之前还有个唐朝。】
【只是国际不承认夏朝和夏朝前面朝代的存在,哪怕有古籍记载,因无挖掘出这几个朝代文字实物证据,我们的教科书才将第一个王朝列为商朝。】
【虽然没有有效证据,不过我们还是知道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唐朝便是唐尧建立的朝代,虞朝是虞舜建立以及我们熟知的大禹建立的夏朝。】
光幕出现一个个部落氏族图腾。
【唐虞两个王朝存在时间都很短,但是商朝建立开始就有成熟的国家政治制度,就能看出,这些制度来自夏朝,虽然没有证据证明这夏朝存在,但是我们自己知道我们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这是我们民族的自豪,是无人能够诋毁抹去的。】
【可能有人问为何国际不承认,我们也无法证明,不是有古籍吗?但是古籍传到现在充满的不定性,商朝确认存在是因为挖掘出了大量商朝青铜器,青铜器上的文字,就是最好证据。很可惜,至今唯有夏朝的青铜器出现,哪怕传说夏朝存在的区域,也未找到夏朝存在过的遗址。更早的三星堆遗址都发现了,距今三千到五千年,没道理同时期甚至更晚一些的夏朝没有青铜器。】
【当然今日也不是探究这些古早王朝的存在可能性,今日要说的是从上古流传的神话传说,再根据传说故事结合考古发现来分析神话故
() 事背后的真相。】
【屈原的《天问》同样困扰不少人,但是科技发展到今日,有些问题可以解答,但有些问题越研究越不可思议,正应了那句话科学尽头是神学,你说天地有鬼神是迷信,可天地间的种种事物运转却又有其规则,那么是谁制定了这些规则呢?】
【这话扯得远了,进入今日主题,正如开头呈现的那几个故事,盘古开天影射宇宙起源,宇宙起源有多个假想,这里就不提了,今日研究的是女娲补天和其背后的故事。】
光幕再次播放“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只是更加详细。
【女娲补天说的什么故事,大家应该没有不知道的吧,传闻上古时期突然有一天天塌地陷,天上河水倾泻人间,人间出现罕见大洪水,这场洪水号称灭世洪水,洪水肆虐几百年日月无光。】
【女娲采五彩石补天,斩神鳌之足撑四极,平洪水,同通阴阳二气。】
【女娲补天故事和女娲造人故事几乎人人都知道,从上述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信息,首先华夏文明出现在这场大洪水之后,其次上古时期发生过一次灭世大洪水,因女娲出现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华夏,第三就是当时天塌地陷,才造成的灭世洪水。】
【我们从第二个问题说起,上古时期那场灭世洪水到底存不存在?】
【很巧合,不论是东方神话还是西方神话都有那场洪水的记载,西方神话怎么说,神厌恶罪恶的人类,降下一场洪水要清洗掉人类再重新创造一批人,西方神话还不是只有一个神话,而是多个文明都有关于神灭世人降下洪水的记载。】
【再说个巧合的事,灭世洪水发生时间都是距今八千多年前,也就是说当时全球出现了一场浩大的洪水将海拔低的地方淹没,只有海拔高的部落存活下来。】
【女娲娘娘大家很熟悉,我们的神话有很多她的影子,一致认为其是女身,但其实女娲是个部落名称,女娲和伏羲也不是亲兄妹,而是各自部落的首领,女娲是母系氏族,伏羲部落是刚出现的父系氏族。】
【洪水既然存在,那么我们再来研究第三个问题,天塌地陷,什么样的灾害能让洪水将波及全球还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关于这个问题有几种说法,有地震说、有极光说、有陨石说,可以说是各有各的道理。】
光幕出现几种自然危害出现时的画面,耀眼的极光吸引了不少人视线。
【古籍怎么记载?“九州裂”“地不周载”很符合地震后暴雨带来的洪涝危害。】
【“火滥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也很符合陨石说,陨石降落燃烧的火光也很符合天降天火而不灭。】
【还有“天裂”现象,是不是很符合极光出现场景?】
【这里清溪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大家请看这张地图。】
光幕出现一幅世界地图,一个红圈将格外蓝的太平洋圈在中间。
【亚美大陆中间的太平洋大家应该不陌生,大家看这个圈像什么?是不是很像一个深
坑?】
【古代航海路线走大西洋居多,为什么?因为海岛多沿途有补给,诡异的是太平洋却没有多少岛屿,有的是海底盆地和深达万里的海沟。】
【相传上古时期一巨型陨石砸入太平洋,这个巨型陨石不仅为地球带来了洪水,还导致地球出现倾斜。】
光幕出现卫星拍摄的地球图片。
【地球倾斜四时混乱,以往的历法失效,于是女娲撑四极、平阴阳,也有重定历法一说,我们华夏农耕依赖历法这个大家应该不陌生,特别是古代生产力落后时代,历法太重要了,粮食种植过早种子会冻死,过晚收获容易遇见雨水,白累一场。】
【所以女娲补天,也有说法女娲补的是天时历法。】
【这里再提一个小细节,女娲补天用的是什么?】
【五彩石。这里的五彩石跟后来衍生出一只猴子和通灵宝玉那两个小说人物毫无关系,石头在石器时代的含义大家应该能领会。】
【人类几百万年历史中,石器时期是个极为漫长的时代,青铜器出现最早可追溯到尧舜禹时期也就是四五千年之间,这四五千年时间对于跨越百万年人类史来说太短了,正因为石器时代太过长久,上古时期人类崇拜石头喜爱石头,石头被赋予了神性。】
一步步上古石器图片一一出现。
【能狩猎能耕作,能做武器,部落征伐用的是石器,五彩石中的五彩又意味什么?很多可能跟五色石混合在一起,而五彩则代表天地五行之说,有一假说,五彩石其实是五色泥土,烧制成陶,让人能够避开大雨。】
【其他言论不提,若只认定女娲补的是天时历法一说,在当时那个蛮荒时期也很了不起,那个人智蒙昧时代,如何能理解天时如何制定,历法如何形成,或许正是因为难以理解,才会冠上神话色彩。】
【哪怕是现在,知道上古时期还处于石器部落时代就有一群人能够看懂星辰算出历法,大概也得佩服这群老祖宗,称呼一声神仙。】
【女娲补天的传说说到这里,补充一句女娲补天是建立在其造人功德上。】
光幕又放出女娲造人传说。
【女娲造人故事背后隐射什么?】
【当然不是女娲大神用泥土造人,也不要成日在网上喊女娲造你时让你脸先着地。】
“脸先着地?”这是什么话?
刘备默默看了眼帐下诸葛亮和庞统,隐约领会这话中意思。
【女娲造人背后隐射的是人类繁衍,现代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上古时期,人类崇拜生殖器官,因为自然环境生存条件恶劣,非常期望族群壮大,哪怕是现在依然影响着我们的种族。】
【恶劣环境,人多力量大,才能猎到猎物活下去。】
【女娲初次出现是在什么背景,灭世洪水出现后。】
【相传女娲伏羲是一对兄妹,后来天地间出现灾难只剩下他二人,兄妹结为夫妻,才孕育了人类,这两位大神毫无疑问就是人类先祖,但是在先秦
之前,女娲伏羲毫不相干的两个人,但因为生活在同一个地区,在汉朝传成是兄妹结合。】()
【前面我们说女娲是一个母系部落,按照部落来看这个故事,伏羲应该也是一个部落,但我们都知道伏羲是三皇之一,若真按照结为夫妻一说,应该是两个部落结合繁育出后代,这也符合上古祖先崇拜的繁衍一说。】
?想看玄北写的《盘点历史谎言,从朱棣吃猪粑粑开始》第九十八章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虽然先秦之前古籍未有二人结为夫妻一说,但是在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里都有洪水之后,伏羲、女娲结婚繁衍人类的神话。】
【种种线索归纳在一起就是,在上古约莫六千到八千年左右,一场特大洪水淹没地球,海拔低的平原被淹没,生活在海拔高地区的部落得以存活下来。】
【洪水退去后,天时有变,高海拔地域不适合种植,有可能气候变冷,这个可能性很大,洪水会带走大地热量,有出现气候变化的可能,更别说这场洪水肆虐长达数百年。】
【洪水退却后,女娲部落从海拔高的地带迁徙下来,沿途可能碰到了同样迁徙的伏羲部落,最后在黄河流域繁衍,因气候变化,以前的历法不再符合天象,根据天象气候重新拟定历法作为补充,之后两个部落结合,繁衍出了我们华夏文明。】
【先秦时期,女娲是人类之母万物之神,伏羲是人文始祖,分别代表了人类起源和文明创造者。】
光幕出现两个神像。
【这大概就是我们文明的特殊性,西方神话神降洪水灭世,幸存的人祈求神降下船来求生,我们的文明则是祖先带领我们治水,定四极,胜天数,正因为我们的文明一直是人类与自然搏斗,所以一些杰出的祖先被神化,享受后世人供奉。】
【三皇五帝之后是尧舜禹,大禹治水彻底平定了这场蔓延许久的洪水。】
【西方人一直视我们没有信仰,西方的信仰,信奉上帝一辈子都是上帝信徒,他们信上帝能保佑他们度过一切苦难,我们不是,我们遇见困难先尝试自己解决,拜鬼神是最后一步,我们文明遭遇到磨难都是靠着祖先一步一步渡过来,我们求神拜佛却不信神。】
李世民一拍桌,“说得好!”
【其实很好笑,华夏很多神诞生时只有单一的职责,举个例子,佛教里非常出名的观世音菩萨,一开始是被视为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观世音,后来人们觉得只保平安不划算,于是祈求健康、祈求事业、祈求姻缘、祈求家庭和睦、祈求灵魂超脱,到后来业务扩展到治病,送子。】
【观世音菩萨真的很忙,哈哈哈,开个玩笑。其实不仅观世音菩萨很忙,凡是看到的神仙,不管是道教还是佛教,哪怕基督教、□□教,只要我们看到都会进去拜一拜,有求事业有求姻缘,管他是不是他管辖范围内,拜一拜人多礼不怪。】
【好了,今日就说到这里,关于上古神话,其实是清溪自己查阅资料总结下来,三皇五帝时期只有神话传说并无史料记载,清溪这里只设定了某一种假说,欢迎大家来讨论。】
【另外,关于那场大洪水,多个文明神话都有记载,具体时间并未给出,但我们生活的地球确实经历过一场大洪水。】
【这场洪水是全球性,还保留了证据,我们75%大陆有厚厚的沉积岩,厚度高达1.5千米,什么概念?只有一场全球性洪水才能冲击留下这么多沉积物,洪水退去,经过时间变化,柔软的沉积物压实变成了坚硬的沉积岩,沉积岩里保留的海洋生物化石可以证明这一点。】
【那场全球性的洪水,我们只能在女娲神话里找到踪迹,记录更多的其实是大禹治水的那场洪水。】
【虽然古籍记载了这个事件,但因为缺乏实物证据,大禹和他创建的夏朝依然存疑,不过有专家在沿着黄河流域发现了洪水后的沉积物,其中有发现孩童尸体鉴定大致是大禹那个时期,当时应该发生了一起大地震,导致黄河堵塞,黄河水蔓延到下游,整个华北平原都受到洪水危害,然后是大禹走遍天下,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平定水患。】
【其实近些年也发生过几次特大洪水,任一场洪水放到上古时期,可能也会被记载为灭世洪水,华夏文明诞生黄河流域,就注定要世世代代跟这条容易泛滥的河做斗争。】
【今日就到这里,为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文明加油,我们下期再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