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章 骚操作(1 / 2)

加入书签

一场和“雪乡二圣”差不多结局的战事……

雪乡二圣……宋徽宗与宋钦宗!!

那两个可是被俘了啊!

还有郭敬…镇守大同的宦官郭敬!!

此人不就是跟在他身边的郭敬?

这样一算,竟是做到了四朝元老级太监。

好!可当真是好样的!

不过最是好样的,还是当属他那个好重孙!!

朱棣只感觉一股子血气冲向了脑门,简称气血上涌,怒气勃然!

身旁一太监已经满脸骇然惊惧的趴跪了下去,至于那朱祁镇……

找不到当事人,于是朱棣视线下意识一转,转到了他大儿子朱高炽那边——

然后就想把朱高炽揪过来。

结果话还没开口,便又听天幕继续道———

【结局是这样,不过战事过程和宋朝的"高梁河车神"——就是"赵光义事件"相比,也有那么点异曲同工之妙。】

【若是再严格来说的话,“土木堡之变”的战事过程,大概比“高梁河车神”还要不怎么样。】

【毕竟"土木堡战神"这个称号,比"高梁河车神"这个称号听起来,确实也是要更"强"一点,是吧?】

是、吧…

竟然还是个“结合体”!!

这是一个顶三个啊?!

朱棣现在岂止是气血上涌那么简单,简直是恨不得咬牙切齿了!

宋朝那几个丢人现眼的皇帝,结果他大明这是一个就能把对方给比下去了是吧?!

朱祁镇……很好,朱祁镇!!

一旁朱高炽感受到了危险的气息,又擦了擦额角冒出的汗,颤颤巍巍小声提醒道:“还有那个……奸臣王振……”

是两个,可以算成两个人……

这样是不是感觉好那么一点了?

好……好个屁!

朱棣瞪了一眼朱高炽:"从你儿子那里,就也挺欣赏那王振!"

朱高炽不敢说话,就敢在心中腹诽一两句,心想那不也是

你大孙子嘛,再说这宦官太监掌权之事,真要深究起来……

算了算了,他可不敢多言。

怕被打,于是只好委委屈屈,硬生生挤出一抹笑容来。

“儿子知道了,儿子会好好教导瞻基。”

一定多打几顿他大儿子的屁股蛋子!

【瓦剌贡使冒领赏物,原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因为王振与瓦刺早有勾结,也接受也先的贿赂,所以瓦刺贡使冒领赏物,他都装作不知道。】

【但是正统十四年二月这一次,王振却一反常态,叫礼部按实际人数发给赏赐,又轻率地将瓦剌贡马削价五分之四,仅付给瓦剌索求诸物的五分之一,于是瓦剌贡使没有得到满足,愤怒而归,并添油加醋地向也先作了汇报。】

【也先于是以明朝减少赏赐为借口,兵分4路,大举攻明,并亲率一支大军进攻大同。】

【其后大同告急——】

【瓦刺军来势凶猛,并且迅速向南推进,明朝守卫西北的将士,几次交战失利,急忙向京师请兵救援。】

【这其中也有太监郭敬从中作梗,遂致使明军大败,全军覆灭的原因。】

【总之,也先军队锐不可挡,大同明军交战接连失利,塞外城堡,同样也接连失陷,明军几经接战,前线败报频传。】

“郭敬!!”

朱棣连连冷笑:“好,好一个郭敬!”

“拉下去,斩了!”

那重耐料着身体趴跪下去的太监,还尤为显得年轻,此时已经是恐惧到脸色青白,浑身发凉了——

“不……不!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朱棣不去理会那胆寒惊惧的叫喊声,直接挥挥手,催促侍卫把人给拉下去了。

宦官…哼,宦官!

【你说王振,一个落地秀才,只略通经书,后又为教育,中举人,于军事上有什么成就吗?没有吧??】

【可结果呢,瓦刺过来打架,王振大概对自己的经历充满了自豪,明明根本就不懂军事,对瓦刺的军事进攻也没有足够清楚的认识,结果以为让明英宗朱祁镇亲征,就能把瓦刺兵吓跑。】

【是的,你没听错——王振为了侥幸取胜,冒溢边功,便在明朝没有充分

准备的情况下,怂恿明英宗朱祁镇亲征,还让朱祁镇以宋朝宋真宗亲征的事情为效仿榜样,以便可以由此在青史上留下美名。】

历朝历代诸人:“……”

想什么美事儿呢???

明朝朱元璋时期。

朱元璋气得直拍大腿!

两个宦官太监,尤其是那王振!可真是该死!!!

先前天幕说,瓦剌一直想找机会进攻大明,那岂不是早有所准备?!

单看瓦剌军队来势凶猛,迅速向南推进一事,就应该知道这对于瓦刺那边而言,就不是没有准备的仗!!

竟然还如此轻率!想得如此简单!

怂恿皇帝御驾亲征,还没有充分的认知和准备,这这……这简直是亲自过去给别人"送菜"!!

但是王振这么说,朱祁镇就能答应?

最起码也应该掂量——

【要知道,明英宗朱祁镇平日里对王振可谓是言听计从,同时也幻想着,想像其曾祖父明成祖朱棣那样——数入漠北建立赫赫军功,所以听到王振如此之言,也认为亲征是他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于是朱祁镇连和大臣们商议都不商议,直接做出亲征的决定,并宣布两天后立即出发。】

【吏部尚书王直等人的确认为朝廷应该以守为主,也曾劝谏明英宗朱祁镇“不必亲御六师,以临塞下”,但谁让朱祁镇非是不听呢,于是在不知瓦剌军队主力方向的情况下,诏令迅速集结军队,两日内出兵讨伐也先。】

朱元璋:“…”

这什么子孙后代?!脑子如此不清楚!

还有——对一个宦官言听计从?!

呵,简直好样的!好样的!

同昌灯十日子·灯十日

不过……明成祖朱棣数入漠北,建立赫赫军功?

朱元璋一怔,摸了摸下巴,往老四朱棣那边瞥了一眼——这是当了皇帝之后,还亲自深入漠北去作战?竟是如此吗??

【正统十四年七月十七日—————明英宗朱祁镇不顾吏部尚书王直等群臣反对,偕同王振率大万御驾亲征。】

【此次出征,诏下两日大军即匆忙集结启程,各项准备均不足,上下一片混乱。

【而且亲征诏书下达后,朱祁镇对于文武大臣的多次劝谏置之不理。】

【除此之外,朱祁镇虽然名为亲征,但军务大事皆由监军太监王振决定,将领处处受王振节制,无法按己意指挥作战,而王振根本不懂军事,导致指挥接连失当,最终致使明军屡战屡败!】

汉朝未央言。

刘彻和众朝臣听得连连摇头

也不是没人劝谏,这两个可真是够一意孤行的了。

“什么都准备不足,还上下一片混乱,这两日内匆忙集结的大军,能有多少准备和实力?”

刘彻冷嗤一声:"那太监王振不懂军事,军务大事竟然还皆由监军太监决定,如此儿戏,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明朝朱祁镇时期。

听到此,朱祁镇和王振的脸色更是无法形容的难看,甚至还很没脸。

尤其是王振,脸几乎绿了。

感觉朝臣的目光又再次汇聚过来,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视线与打量……其实此刻他内心已经安定不起来了,但不能露怯,也决不能让人抓住把柄话头——

不就是亲征失利吗,那干脆就不亲征,再从头计议,这些大臣又能说些什么!

他们——

【以为这样就是初始的过程全貌吗?】

【不不不,当然不止这么简单就算。】

【太监王振和朱祁镇在两天之内凑合了20万大军,不过号称是50万,然后胡乱配些粮草和武器,就匆匆出发了。】

【但与此同时——与朱祁镇和王振同行的还有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堃,户部尚书王佐,以及内阁大学士曹鼎,张益等100多名文武官员!是的,你没听错!是100多名的文武官员!!!

【不过这么多文武大臣,却全都不能参预军政事务。

4p王都不肯尼罗贞卡政学

【是此种情况下————所有的一切军政大权,朱祁镇还要全都交给王振一个人专断!】

这一瞬间,历朝历代诸人竟是绝大部分都不知该作何表情了。

带着100多名的文武官员?!

100多名?!

/>

提前彰显胜利的功绩?让人亲眼目睹得胜的姿态??

秦王宫。

蒙恬皱着一整张脸和王翦对视一眼,两个武将都在彼此的脸上看到了“一言难尽”四个字。

之前赵高那厮就已经让他们很想要唾骂,还有宋朝那几个皇帝也是如此——可原来人比人,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听到此,赢政脸上更是一言难尽。

打仗带着武将就算了,带那么多文官是要干什么?上战场歌功颂德?!

还是为了增大鼓舞士气的筹码?

但有这么增大的吗?!

汉朝未央宫。

刘彻等文武大臣们:“……”

怕不是疯了吧?!

刘彻以为让一个不懂军事的太监掌管军权,就已经够儿戏的了,没想到还有更儿戏的事情!

事实证明,的确是他太“孤陋寡闻”了!

卫青和霍去病等武将更是一脸怒意。

他们想了一下,若是作战在外,让一个宦官掌权指挥,怕不是要憋屈死!

而其他文臣也是难以理解,行军打仗,带文臣干什么?

带也可以,带那么多干什么?!

这明朝的朱祁镇和那王振,真的是脑子有问题吧?

唐朝李世民时期。

一路听到这里,贞观君臣终于是“绷不住”了-

们这里,只就有些好友。珈什么一寸

100多名随行官员,这哪里是去打仗?

如此儿戏,如此仓促!"郊游"还差不多吧?!

怎么能如此轻率和胡乱作为?!将外出行军打仗当成什么了?!

李世民紧紧皱着眉:"这种行为,当真是叫人一言难尽,无法苟同!"

众臣点头,谁说不是呢?!

他们根本无法理解这种行为存在的意义!

又岂止是明朝之前其他朝代诸人难以理解,明朝朱祁镇时期之前——

朱元璋,朱棣,朱高炽,以及朱瞻基等人都尽是不能理解,也无法理解,更不能接受!!!!

朱祁镇!

这脑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明朝朱祁镇时期。

此时朝堂之上已经是一片哗然。

被点到名字的文武大臣们面面相觑,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不可置信!

还有没被点到名字的文武大臣们,他们左看右看,数着朝堂之上是否有一百人之多,怕不是他们也都在这次随行亲征的官员之中!而且此次出行,竟是只能听王振指挥?

连武将都是如此?!听一个不懂军事的太监指挥作战?!

那结果得是什么样……

哦对,结果……天幕之前已经给出了“范本”。

那他们这些跟随出征的官员呢?

英国公张辅深深望向脸色尽变的朱祁镇和王振,同时听着天幕继续开口道——

【此次出征,准备仓促,组织不当,于是明朝的大军出发不久,军内自相惊乱,未到大同,军中就已然缺乏粮食。】

【而且还不断有人死亡,僵硬的尸体几乎铺满了道路!】

【同时还要再加上连日风雨,人情汹汹,于是还未到达前线,军心就已经不稳!】

【这时一些随驾官员,见到此种情景,便再次请求朱祁镇启程回军。】

朝中大臣立即细听——

回去了吗??

【回去是不可能回去的,毕竟朱祁镇和王振的目的还没达到。】

【而且王振一听,甚至大为恼怒,于是为了杀一做百,特罚谏阻最力的兵部尚书广阵,以及户部尚书王佐跪于草地之中,直到天黑才准起来,再后来,王振的同党彭德清也以天象谏阻,结果王振也不愿意听,仍然逼着大家继续前进。】

兵部尚书邝堃:“……”

户部尚书王佐:“……”

同党彭德清:“……”

三人:呵!!!

明朝朱棣时期——

朱棣脑瓜子嗡嗡的,也算是真切体验了一回血压升高的感觉,而且越听越是难言,也越是对他所设立的东厂观感复杂!

宦官如此专权,尽管有皇帝的原因,但如此给予宦官权利……果真是弊端太大!

r />

所以之后呢?

究竟又是如何导致的那种结果?

【瓦剌那边,首领也先听说朱祁镇御驾亲征,便佯装退却,然后引诱明军进入大同及其以北地区。】

【到正统十四年八月一日,王振和朱祁镇顺利进入了大同。】

【他们看到瓦剌军队北撤,果真以为瓦刺害怕亲征部队,于是就此继续坚持北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