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枯槁(1 / 2)
林如海不在家,还在衙门里,先不用见————想见也见不着。
而林平媳妇说,贾敏特地嘱咐了,让姜宁带孩子们歇过了再去。
是以姜宁对正院方向遥遥一礼,便在林平媳妇的带领下,先回这里的"明光院"。
从景文侯府到姑苏老宅,到开封林第,再到济南林第,“明光院”一直跟着姜宁,都快成她的代称了。
姜宁也习惯了“回明光院”。
十年不变的名称让她有一种归属感,明光院里的人更是让她在这个原本不属于她的世界里找到了“家”的感觉。
姜宁听到贾敏真实身体情况时心中涌出来的种种想法和情绪:烦躁、不安、震惊……也都被“明光院”三个字冲散了。
到家了。先回家。
林平媳妇显然还有话说,姜宁便让王嬷嬷和李岫云先带孩子们坐软轿过去,她和林平媳妇走一走。
她觉得林平媳妇的态度有些奇怪——太殷勤了。她想知道原因。
从前——四年前,林如海还没去云南时,林平媳妇和她私下关系好,愿意在小事上给她方便不错,但对贾敏也从没敷衍过,没到"誓死效忠"的程度,可也一直尽心尽力服侍,不论从态度还是结果上都挑不出错,在她和贾敏之间平衡把握得很好。
似今日这样私密的信息,若按四年前,林平媳妇只会给明光院的人打探消息些许方便,并不会直接托到她面前。
是什么让她改变了行事方法?
姜宁细听林平媳妇低声感叹: "谁也没想到,老爷这么快又调任了。调令到的时候,太太已经有了三个月的身孕,原是双喜临门的好事。可这一路多远,老爷赴任紧急,哥儿又小,和太太都撑不住。少不得老爷先走,太太带哥儿慢慢过来。”
“哥儿本来身子好着,不大生病,谁知路上不到一个月,或许是攒着累了,或许那晚受了些风?就烧起来了。”林平媳妇不能不叹气。
听完前情,姜宁也想叹气了。
这也赶得太巧了!
林青玉比黛玉绯玉小一岁,到去年十月正是两周岁半。贾敏生完林青玉,时隔两年半再怀孕,这时间不长不短,应该够她养好接连生育的亏空了。她去年三十六岁,算高龄产妇,但也不太离
谱,又是经产妇,只要胚胎质量过关,精心保养,母子平安的概率不低。
偏偏林如海是这时候调任!
贾敏不可能等生完孩子再上路——孩子生下来更走不了了,至少还要等两三年。
而且留在云南,路途遥远,交通不便。
说句难听的,就是贾敏难产死了,或两个孩子出了什么意外,等林如海知道消息,能给他们哭丧也要过两个月。
就算是姜宁,确认自己身体健康,"胎气"稳固,养住了的大孩子也身体健康,也有可能会选择孕期出发。
云南毕竟不是姑苏,没有姑苏那么好的物质和医疗条件,也不是林如海的老家,只是他做过官的地方。
“强龙”和“地头蛇”之间,不是狼狈为奸,就是此消彼长,互不相让。
或许就有当地官员和大族这几年恨上了林如海,正巴不得拿他的家眷出出气呢?
相隔几千里,伪造一个孕妇和幼童的死因再简单不过,找替罪羊更是不难。
林如海权势再大,远在济南,想给老婆孩子伸冤都鞭长莫及。
就算他真的查出了真相,人死又不能复生,不过是活人心里稍得慰藉罢了。
这时代的人又注重“死”,讲究一个“死得舒氏旦、死之前有家人陪伴”,贾敏会选择孕期赶路是必然的。
其实……普遍来讲,官宦之家的女眷在路上掉一两个孩子或死一两个孩子,在这时代是常事。
男人要忠君报国,振兴家族,做的都是大事。女人要辅佐丈夫,执掌中馈,繁衍子嗣既重要又不那么重要,全看男人方便。
夫妻只要不是反目成仇的,双方都身体健康,又没有避孕手段,两三年怀一个太正常了。而调任的旨意并不会考虑到女人的身体方不方便。女人方便,自然跟随丈夫,女人不方便,就要“贤惠”地给丈夫准备侍妾。
女人在老家孝顺公婆抚养孩子,让侍妾随夫赴任也是很多人家的选择。
如果是姜宁……
她或许一开始就不会和林如海去云南吧。
什么都没有她和绯玉的身体重要。
林平媳妇继续讲述:“我和我家的是跟着老爷过来,没跟着太太服侍,太太身边的是魏胜两口儿———魏胜家
的就是太太的陪房丫头,姨娘可还记得?”
姜宁记得。
魏胜两口子就是贾敏去云南时提上来的三管家。魏胜家的是和孟绮霜一批的贾敏的陪嫁丫头,姜宁见过,她生得高挑,样貌不错,眼神精明,言语机敏,心眼儿不少,倒也当得起三管家娘子。
林平媳妇叹道:"魏胜家的说,哥儿一病,太太立刻叫停下了,在城中寻了住处,给哥儿请医问药,太太日夜亲自守着。可好容易哥儿退了烧,上路没几天又见不好,太太操劳过度,小哥儿就掉了。”
“小哥儿?”姜宁问,“太太掉的又是哥儿?”
林平媳妇向正院看了一眼,又叹气:“是。”
姜宁明白贾敏为什么起不来了。
除了身体遭受重创外,她又没了一个男胎,精心养了三年的儿子也要天折,这样的精神打击,几个女人能受得住。
后面的事不用多说。
贾敏落了胎,林青玉也一直不见好,旅居到底不便,贾敏便强撑着带儿子赶来济南,想早日有个安静地方调养。
但三岁的孩子路上生病发热本就危险,赶路赶到最后,贾敏自己起坐都艰难了,又何谈照顾孩子?
一到济南,听几位名医都说林青玉即便能活,也会落下严重的、好不了的病根儿,贾敏就彻底倒下了。
贾敏二月初到的济南,今日是三月二十二。姜宁来之前的这一个半月,林家的家事都是林如海和林平、魏胜两家管家掌着。
但林如海政务繁忙,林平和魏胜两家又有些明争暗斗——姜宁猜的,"是我们无能,直到今日,这里里外外还有些乱糟糟的,让太太养病也不安心。上上下都等着姨娘过来,把家里家外整顿好,太太也就能安心养病了。”林平媳妇这么说。
姜宁忙道:“我可当不起这话。老爷太太有吩咐,我不过尽力服侍罢了。”
已经到了明光院,姜宁只来得及匆匆扫过一眼,和老宅的院子差别不大,便请林平媳妇进屋坐了。
林平媳妇不坐椅子,只在小杌子上坐下,笑道:“姨娘不知道,您把老宅管得铁桶一般,老爷和太太很是夸了一回。别人我不敢说,我是盼着姨娘把这里也好好管一管。”
姜宁真有点诧异。
林平媳妇怎么有彻底倒向
她的意思了?
正房太太贾敏可还活着呢。
是贾敏的身体真的坏到了这等地步,还是林平一家和魏胜一家的矛盾比她想象中还大?
还有,林平媳妇说的,"老爷和太太很是夸了一回",这个"和",是"林如海向贾敏夸",还是“林如海和贾敏一起夸”的意思?
不管是哪一种……姜宁不信贾敏没有一点想法。
虱子多了不痒,随便吧。
姜宁先不表态,看林平媳妇还有没有什么说的。
林平媳妇果真又透露:“姨娘放心,这三年多,太太一个新人都没给老爷,老爷和太太是好,可也从来没忘了姨娘!”
她心里说的更多:
她是真看不懂,太太这个岁数了,原本身子就算不上好,也有了哥儿,还死缠着老爷是什么劲儿?弄两个年轻丫头伺候老爷过夜,自己还松快,有了孩子是喜事,也累不着自己。
连老太太当日有了老爷,还给老侯爷好几个人呢,可惜那几个没福,没有怀胎的,都打发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