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6章 大局将定(1 / 2)

加入书签

第416章 大局将定

赵国。

近日来,整个赵国的百姓,都在庆祝一件大事。

昭王和昭容公主的大婚,将在腊月初八举行,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与国同庆的大事,不仅仅是昭王和昭容公主的婚事,还和赵国的寻常百姓息息相关。

借着这次婚礼,朝廷颁布了一系列的新律,涉及面极其之广。

首先便是土地的改革,朝廷对个人和家族所能拥有的土地上限,做了严格的规定,超出部分,全都收归国有,分配给无地或是少地之人。

相应的,朝廷调整了地租政策,土地的地租,和拥有的土地数量直接相关,拥有的土地越少,承担的地租比例越少,拥有的土地越多,承担的地租比例也越多。

之前朝廷提出的医疗改革,经过这两年的发展,已经彻底落实到赵国的每一州每一县,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让所有人都看得起病,吃得起药。

教育方面的改革,朝廷也推出了诸多细则。

国子监准备在各州建立更多的公学,让所有儿童都能受到教育,同时开展扫盲运动,有计划,有步骤的提高赵国百姓的识字率。

不识字的人,大都只能干一些力气活,而如果能识字,懂算数,不仅可选择的活计多了许多,拿到手的工钱普遍也更多。

自赵国立国以来,朝廷第一次大刀阔斧的对科举进行了改革。

原本六艺中,御科,乐科,射科,被正式取消,书科中的书法丶绘画,也被去除,新科举保留了儒家经义的一部分,调整了算学丶律法以及礼法的权重,额外增加了一科权重极高的政论。

政论一科,需要学子们通过分析具体事件,归纳其主要问题,并提出正确对策,考察的是他们在治理国家上的真才实学。

总的来说,这一改革,使得平民子弟,更容易在科举中脱颖而出。

御科丶乐科丶射科丶书法丶绘画,都是需要投入大量金钱的科目,寻常百姓根本接触不到。

而在算学,律法,礼法,政论上,士族子弟,并不比百姓子弟更占优势。

当然,朝廷也给士族留了一条路,他们更容易接触到六艺,倘若入境儒家,便无需通过科举,可以直接入朝为官,但通过儒家入仕者,若是哪天浩然正气消失,官位也会被剥夺。

其后的一些社会福利法,最低薪酬法,假期法,更是条条对寻常百姓有利。

赵国的百姓,恐怕会永远铭记,这一场婚礼前后,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改革变法,不可能令所有人满意。

这次的改革中,世家豪族,地主乡绅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但他们对此,也是敢怒不敢言。

这场改革,是陛下和昭王联手推动的。

名义上是昭王和陛下,但在赵国,就连三岁小孩都知道,那就是陛下和她的皇夫。

陛下收养了盛王的孩子,人们本来只是猜测,那孩子是不是她和昭王的,但始终没人证实,可现在,根本不用证实了。

盛王的孩子,比昭王的孩子长的还像昭王,再结合陛下对他那麽好,傻子都能猜到,他就是陛下和昭王的亲骨肉。

陛下和昭王夫妻二人,哪怕是赵国所有的世家联合起来,也不是对手。

当今大陆,曾经的二十馀国,如今只剩下四国,唯有赵国暂时不受战争所扰,即便是拥有半圣的强大世家,在战争面前,也如琉璃一样脆弱。

赵国的世家们都很清楚,不管楚丶夏两国最终谁能取胜,他们最后的目标,一定是赵国。

国家还要靠陛下和昭王守护,即便是损失一些利益,他们也只能低头。

还有几日才到腊月初八,赵国各州,尤其是国都,各家各户已经像是过年一样,提前挂上了红灯笼,并且自家的门上贴上了「囍」字,既是庆贺昭王和昭容公主的大婚,也是庆祝自己即将迈向新的生活。

和一片欢庆,载歌载舞的赵国不同,对于齐国和楚国来说,这是极其不好过的一个新年。

楚国方面,已是大陆第一人的夏皇御驾亲征,统帅夏国大军,一路横扫,楚国根本无法抵抗,一众半圣强者,只能龟缩在军阵之中防守,根本不敢出阵迎敌。

在夏皇亲征之下,前些日子,楚国吞并的魏国国土,已经全都被吐了出来。

不仅如此,他们自己的国土,还丢了许多。

随着吞并的土地越来越多,国家版图越来越大,夏皇的实力,已经无限的接近圣人,五大王朝的皇帝,实力本就数倍于诸家的半圣,恐怕就算是圣人亲至,也奈何不了夏皇了。

楚国,皇宫之内。

楚皇面如死灰,看向一名老者,问道:「老师,朕,朕应该怎麽办?」

当初和魏国图谋夏国之时,他怎麽都不会想到,事情竟然会发展到今天这样。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他绝对,绝对不会想着看魏夏相争,自己在后方坐收渔翁之利,早知道夏国会强横成今日这样,他一定会在最短时间的时间,和魏国平推了夏国!

但现在,一切都晚了。

那老者看着前方的战报,亦是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有绝对把握的计划,竟然会变成今天这样,没有什麽好抱怨的,只能说技不如人,纵横家之争,向来如此……

楚皇并不死心,道:「老师,你我联手,能否击败夏皇?」

楚国国师摇了摇头,说道:「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就算是你我联手,也不能阻止他了……」

楚皇极度不甘心的说道:「难道我们只能坐以待毙?」

这时,楚国国师身旁的另一位老者沉声开口:「其实,还有最后一个办法,师弟……」

楚国国师似乎知道他要说什麽,立刻道:「不可以,不到最后关头,绝不可这麽做!」

那老者摇了摇头,问道:「事到如今,你还有别的办法吗?」

楚国国师思忖良久,说道:「齐国那里,大师兄应该还有机会……」

夏齐边境。

同样是面对夏国,齐国的压力,比楚国要小一些。

夏国世家的七位半圣,死了四位,重伤三位,前线只有儒家半圣的右相,和三位投诚的魏国半圣。

而魏国的其他半圣和众多强者,在魏国灭亡之前,大都投了齐国,使得齐国军队实力大增,近日以来,反倒将战线推回去了一些。

某座城池之外,齐国大军正在严阵以待。

只要能在夏国吞并楚国之前,攻占夏国足够多的土地,那麽他们齐国陛下的修为,也能提升到和夏皇相当的层次,到那时候,局势将再次发生逆转。

战线上的推进,使得齐国军队士气大涨,又顺势拿下了几座城池,令夏国军队出现了不少伤亡。

城墙之上,已是大夏兵部左侍郎的周庭,望着远处的齐国大军,轻轻挥了挥手。

于此同时,齐国大军之前,一名斥候猛然放下了手中的千里镜,望着远处的云层,震惊道:「那是什麽!」

无需千里镜,用肉眼已经可以看到,远处的云层之中,几个黑点若隐若现。

距离如此之远,尚且能看到这麽清晰的轮廓,足以想像的出,那究竟是什麽样的庞然大物。

「敌袭!」

「列阵!」

「准备迎敌!」

他立刻吹响了防守的号角,瞬息之后,一道庞大的兵势便瞬间形成,军营之中,几位半圣望着高空之上那迅速接近,像是几只巨鸟的不明物体,按捺住了上前探查的心思。

对面有一位儒家半圣在,他们不敢离开军营。

最温润的儒家,却拥有最残酷的手段,正气之箭一旦射出,不见人命不罢休。

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几只巨鸟从他们头顶飞过,似乎有什麽东西……,从鸟身上坠了下来。

轰!

巨大的蘑菇云升起,数十万大军凝成的兵势屏障,立刻发生了剧烈的晃动。

噗!

噗!噗!噗!

虽然屏障依旧存在,但大军中不知多少低境修为的兵卒,狂喷出一口鲜血,瞬间就晕了过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