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96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196章番外:莺娘完

莺娘是能够感觉的出来将军对她的喜欢的。

节度使府里,原节度使大人一家都还在,让出了半个府邸给这些人。

将军与她便住在同一间院子里。

就像夫妻那样。

将军对她甚为宠爱。

他的兄弟和同僚们都知道。

她渐渐地摆脱了不安。

也敢说话,也敢笑了。

仿佛又过上了像从前一样的日子。

将军喜欢看她笑。

喜欢看她读书,弹琴,作画,烹茶。

她做什么,将军都是喜欢的。

因将军,喜欢的是她这个人。

有一次,他送了她一张琴。

她怔住了。

因那张琴其实曾是她的琴。

订亲后,她和未婚夫诗词唱和,书信往来,还互换了琴,以为雅事。

将军知道她爱琴,便想为她寻张好琴。

武将们在战争中是会有许多私人的战利品的。所以说打仗越久,武将的腰包就越鼓。

他们自然也有自己的管事,懂行,分辨得出来金银之外哪些是值钱的东西。

她和未婚夫的琴都是前朝古琴,名匠所斫。

莺娘问:“这琴哪来的?”

将军说:“打仗收来的。上面刻了一只莺,正应了你的名字。”

就是因为这只黄莺,父亲才把这张好琴给了她。

她又给了他。

他死了,落到了他的手里。

这一条换手的路线,让人心头泣血。

那种仿佛夫妻的错觉被打破了。

虽然此时此刻,他的身边只有她。可他家中还有有妻有子。

莺娘,和这琴一样,只是他的一个战利品。

将军并不精通音律。她弹什么,他都说好听。

他听不出来她琴音中的哀伤。

幸好,有亲兵来请,有公务需要处理,他半途走了。

莺娘伏在琴上呜咽。

她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而哭。

或许是哭许久都没有想起来过的未婚夫。

或许是哭已经回不去的少女时光。

也或者是哭到现在还无名无分的尴尬境地。

县城里的两个孙家婢子跟着她一起过来江陵了,她们一起劝她。

“如今的日子相当过得,姑娘不要犯糊涂。”

“将军心里,肯定是爱姑娘的。”

她渐渐收了泪。

是,眼前的日子还是过得的。

如果就一直这样过下去……也不是不行的。

但这当然不可能。

她跟他过了两年夫妻般的日子,有一天,将军说,要带她回北方。

“我安排你父亲做了鄂州刺史。”他说,“我们得回去了,你跟

我回家。”

这里不是他的家,他的家在北方,家里有妻子,还有儿子在等她。

那个地方,离荆州真的有近千里了。

她要离开荆州,去那么远那么远的地方,以后,还能再见到家人吗?

这一去,很可能这辈子就见不到了。

但她的父亲已经急急地去了鄂州,他们都没能来再见她一面。

实际上,从那个晚上她被打扮得楚楚可怜送给了将军之后,就再也回不去了。

她是坐大船跟着将军回北方的。

路上,将军说:“家里夫人品性淳厚,你尊重她,她定爱护你。”

他说:“无论怎样,不可以对夫人无礼。”

他和五将军是亲兄弟俩。和别的几l位将军是堂兄弟。

莺娘看得出来,他是一个非常正统的长男。

比起别的什么,更重规矩。

他虽爱她宠她,也不许她坏了家里的规矩。

莺娘柔顺地把脸贴在他的胸膛上:“我怕……”

她年纪小,跟着他远离家乡和亲人,会惊忧,会忐忑,很自然。

将军的心便柔软起来。

他将她抱在怀里,承诺:“你只要守规矩,我不会让任何人欺辱你的。”

任何人包括不包括他的正妻呢?

莺娘咬了咬嘴唇,柔柔地“嗯”了一声。

船行了许久,终于还是到了她其实并不想去的北方。

人们说话的腔调都很硬,和他一样,再没有南方人的柔和婉转了。

一下船,陌生感便扑面而来。

他带她回了他的家。

他们兄弟归来,他们的父母、妻子当然都激动地出迎。

她于是看到了将军的妻子。

相貌普通,气质普通,穿衣太过富贵。

只是一个普通的妇人,看起来温厚,算不得出色。

人的气质是可以展现出身的。莺娘猜,她出身可能不高。

但她眼睛里是有光的。

丈夫离开两三年去建功立业,安全归来,做妻子的怎能不喜悦不开心。

可当她看见了莺娘。

当她听自己的丈夫说明了莺娘的身份。

莺娘……眼睁睁看着她怔住,眼里的光在太阳底下迅速地黯淡了下去。

如果可以,莺娘也不想,为什么要和别人去争丈夫。

可这,岂是她和她能决定得了的。

权力从来不在她们的手上,在父亲、在夫君的手上。

她和她共享着一个男人,她多了她便少,她多了她便少。

只能争。

安顿下来之后,她获得了一个不错的院子。

但将军说:“我这几l天,得陪夫人。”

莺娘心下难过。

她说:“那是自然,你和夫人分别了那么久。”

但她说话的时候,眼圈红了,

还垂了下头。

将军喜爱她雪白的颈子,和这段优美的弧度。

书香之家的女儿,江南的灵秀女子,身上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清隽秀美。

但他不能被迷昏了头,他还有责任。

长子的责任,丈夫的责任。

他摸了摸她的后颈,还是走了。

这两年,只有他外出去打仗的时候,莺娘的床铺才会空空的。

他不打仗的时候,都是和她生活在一起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