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56 章(2 / 2)

加入书签

“明朝绝大多数宦官都是幼年时期就被卖入宫中,入宫的时候基本不到十岁。”伍爱华说道:“而宣宗时期设立的内书堂,就是专门让翰林官教导小宦官读书的地方,目的就是为皇储储备秘书人才。”

“这么说吧,明朝从各地私塾官学书院卷上来,三年才录取几百个的进士固然是优秀人才,放在我们今天也都是清华北大的苗子,但是小镇做题家是天才或者人才,北京海淀考上北大清华的难道就不厉害了吗?”

“就海淀那个教育资源,资质平庸的都能变得眼界开阔,更别说资质还不错的娃了。”伍爱华类比道:“那时候翰林官员教导小宦官,这个教育资源就相当于在北大清华都能拿奖学金的学霸当家庭教师,更何况明朝宫廷只会选择有天赋学得好的小宦官。”

“不管黑猫还是白猫,抓到老鼠都是好猫,不管海淀还是小镇,考上清北都是人才。”伍爱华说着:“因此,明朝宦官的能力并不会显著低于明朝的文官,这才是宦官势力能够和文官势力相抗衡的原因。”

“但凡宦官集体蠢一些,皇帝就是再怎么为了平衡朝堂偏心宦官,也没办法把宦官扶持起来和文官抗衡,毕竟烂泥是真的扶不上墙。”

伍爱华这话说完,弹幕的感慨变得非常多。

【这些能够进入司礼监的太监,如果不入宫,应该也能考取功名吧?】

() 【前面的你简直想太多,不入宫他们能读得起书?】

【古代有多重男轻女多重视男丁你们不知道?能把儿子卖给宫里的,不进宫这些小男孩可能都要饿死!】

看到这些弹幕,伍爱华笑了。

“其实也不一定入宫的小宦官家里穷到要饿死人。”伍爱华说道:“一来很多古人,特别是部分古代男性,虽然重视后代传承,但是在有传承的基础上,荣华富贵显然比儿子要重要多了。”

“我们现代营销号都在说弃婴塔里无男丁,其实也是偏颇的。”伍爱华叹气道:“虽然可能九成九都是女婴,但是也有男婴被放入弃婴塔中。”

【那些男婴是不是生来就是残疾的?】

【古人好像确实会直接抛弃残疾的孩子】

【没办法,人家也要生存,除了富贵人家,谁能养得起残疾儿?】

伍爱华看着弹幕,点头回答道:“确实,很多男婴都会因为身体健康原因被抛弃,但是完好健壮的男婴也有不少被抛弃的。”

伍爱华这话一说,很多现代人就不解了:【为什么啊?】

古人倒是知道为什么,闻言在弹幕中嘲笑道:【还能为什么?因为养不起啊!】

伍爱华看着弹幕,说道:“被抛弃的原因,基本就是因为养不起,或者说能够养活但是危害到整个家庭的财务健康。”

“我们现代有句话,叫做小儿子大孙子,老两口的命根子。”伍爱华说着:“也有人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

“因为这句话的存在,很多人都以为古代百姓对老来得子欢欣鼓舞,”伍爱华微微冷笑:“其实并不是这样。”

“当然,如果这里的百姓不是我们通俗意义上的百姓,而是秦汉时期的百姓,那倒也不是不可能。”伍爱华补充了一句:“《中国通史》中有说明,古代所谓的百姓其实是百官百工之人,黎民才是真正指平民。”

“古代,因为没有避孕手段,妇女生育的概率是很高的,但是营养不足等问题导致孩子存活率不够高,如果是没有儿子的情况下老来得子,那确实是疼爱不已,但如果家里财政大权已经是成年儿子掌管,普通平民可能并不会养大新生的小儿子。”

“一来,父母二人都要依靠成年的儿子们供养,但是儿子们愿意供养父母,愿意供养这个比自己孩子都要小的弟弟吗?孩子心存不满,岂不是影响了自己的养老?”伍爱华说着:“别说什么不孝,就像我们现代规定子女要赡养父母,但是真的去告子女的父母也没有几个。”

“二来,在清朝实行摊丁入亩政策之前,所有人都要交丁口税,家里多一个孩子,就要多交一份税,男娃又要给他分家产,家里本来就那么几亩地,分给一两个儿子,他们还能生存下去,分给三四个儿子,每个人都要吃不饱,可能连媳妇都娶不上。”

“这种情况下,自然会有人选择直接抛弃小儿子。”

“有人可能会问,古代不是讲究多子多福,怎么可能杀死儿子?”伍爱华说道:“但是和普遍认知不一样的是,在古代,平民家庭为了保障生存,基本都将儿子的数量控制在三到五个以内,因为再多家里就没办法供养得起。”

“甚至说,如果一个佃农之类的家庭已经有三四个立住的儿子,那么后面出生的婴儿,女儿生存的概率会比儿子更高——因为他们养不起儿子,但是女儿可以卖出去当童养媳或者养大了给哥哥们换彩礼娶媳妇。”

“只有资源充足的人家才会喜欢多子多福,但即使是多子多福,为了家族延续,最多的家产和资源也是给了最有能力的孩子或者嫡长子,其他人也就是比普通人好一点罢了。”

“这其实是古人延续了很多代的生存策略,将资源平分给孩子们,只会让阶层不断下跌,而将资源集中在最优秀的孩子身上,才能保证家族一直能够延续。”

“我们现代的富豪家庭不也是如此?赢家通吃,输家领信托混日子。”伍爱华笑道:“所以当初汉武帝搞一个推恩令出来,对诸侯王才叫杀人诛心。”

汉武帝:嗯?推恩令?还是对付诸侯王的?详细说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