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大哥,可是…已忘了誓言否?(2 / 2)
所以你赶快忙起来吧!
看着接下来突然浮现的消息,苏芷若眼中突然闪烁出名为希望的光芒。
【然而,就在你准备入睡之时,帐外突然出现的争吵声却愈发的大,让你根本无法入眠。】
【认真倾听后,你才发现原来是原先前去制止的吴信和林忠等人不知何时来到了帐外。】
【你偷偷摸摸的听了许久,才晓得他们是出现了分歧。】
【吴信兄弟突然对於林忠大打出手,是因为林忠在对冀州的治理上,是有了怀柔的想法的。】
【他认为,现在的替天教应该对冀州的士族豪强们安抚,而不是实行并州相同的政策。】
【这是因为,冀州的人口数量数倍於并州,吴信就算把治所迁移到邺城,带去了许多并州的官吏也只是杯水车薪,无济无事。】
【毕竟本就不是本土官吏的他们,再加上地域上可能出现的看法和战争后遗留的仇恨,是很难对冀州实行有效的管理的。】
【因此,想要稳定,就必须对冀州的士族豪强表明温和的态度。】
【更何况,冀州的士族豪强们现在可并非像并州的士族豪强一般,毫无还手之力。】
【替天教在并州,是民心所向。】
【而在冀州,却是毫无根基。】
【因此,暂时的忍耐是必须的,不然必定会引得大乱——】
【可这一看法,却是惹的吴信兄弟们大怒。】
【因为对於冀州士族豪强们,他们的看法是——】
【斩尽杀绝。】
【理由是吴二和被屠杀的教众的仇恨。】
【必须用他们的血才能洗清。】
【更别说,攻打冀州,他们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并州的青壮,跟随他们的教众更是死了十分之五。】
【要是这样还去安抚冀州士族豪强,让他们还能以权势站在百姓头上,那怎麽能不让教众们寒心?怎麽能让九泉之下身死的同袍们闭目?】
【甚至要不是吴信之前说过…】
【敌军降卒,亦是生民百姓。】
【他们简直恨不得连那些投降的冀州军一块杀了,作成京观,以告慰兄长丶教众们的在天之灵。】
【对此,林忠反驳——】
【“尔等这是一己之私!”】
【“吾等有志於解放天下,那肯定不可计较於个人恩怨,不然如何让天下人看见我们的宽宏大度和以德服人?”】
【“如何让百姓看见我们替天教的仁义而非暴虐?”】
【双方争吵不下,林忠被痛殴,吴信制止后,亦不消停依旧僵持。】
【直至——吴信亲口怒斥。】
【毕竟对於吴信来说,双方的言论,都有理,而他个人也比较倾向於自己的异兄弟们。】
【结义於草莽,怎可轻负之?】
【彼此相处数年。】
【大家一起秉持着道德仁义,为理想拼尽全力的场景犹在眼前。】
【吴二身死,满腔的仇恨正在折磨着内心。】
【只等着一场快意血洗。】
【但理智的存在,却让他明白,这是错的。】
【而林忠的言语,才是对的。】
【他们到底是为了什麽而战?】
【百姓丶解放天下的理想。】
【那麽…他又怎麽可以为了一时的仇恨,而置替天教於险境?】
【一旦血洗,那刚刚拿下冀州的替天教,便又会站在风口浪尖,与冀州的士族豪强们再起风波。】
【要是争斗中,有虎视眈眈之人参与进来。】
【那麽…损失不算小,已经拼尽全力的替天教真的还能再承受的住吗?】
【不能。】
【因此,在内心纠结许久之後。】
【吴信终究还是训斥起了自己的异兄弟们,训斥起了他们没脑子。】
【然而,就是来自大哥的训斥,使得吴信异兄弟们彻底急了眼。】
【他们反驳着,眼眶通红的,半跪抱拳向着吴信痛哭道——】
【“大哥与吾等还有吴二兄长结义之时,相约死同期。”】
【“而今吴二兄长已去,吾等未守誓言,甚至就连兄长的仇都无法报之。”】
【“胸中闷抑,难捱悲痛,才如此述说,而大哥却…”】
【“大哥…”】
【“可是…已忘了誓言否?”】
【话落,吴信沉默。】
【吴信颤抖。】
【吴信难掩悲泣,而後与之齐抱痛哭。】
【见此,谋主林忠彻底慌了神。】
本站采用Co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阅读记录」和「书架」, 所以清除浏览器Co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 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阅读进度消失哦, 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 以防找不到正在阅读的小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