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书房中的二三事(1 / 2)
第372章 ,书房中的二三事
接下来的日子,李望把李希电话喊过来后,两姐妹开始频频与沪市本地政府接触,最终在浦东划了一块地。
当李恒看完与政府签订的协议时,久久无语:「80亩地,我想都不敢想,你们竟然真拿下来了。」
好吧,不止厂房用地出乎意料,李希更是会玩花样,直接推翻了之前李恒和李望的商议,以投资5000万建厂的名义跟当地政府接触。
李望撇撇嘴,得意说:「浦东虽然属于沪市,但却是名副其实的乡下郊区,
80亩看着大,其实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大号厂房的规模。」
李恒问李希:「希姐,这5000万资金..:」
李希似乎知道在他想什麽,当即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这段日子我特意翻阅过大陆相关法律,在经济规范管理方面存在很多漏洞,你放心,资金的事我来帮你们操作,不会存在违法行为。」
从牛津大学毕业后,李希能在短短几年一跃成为香江鼎鼎有名的大律师,成为各大豪门家族的座上宾,凭藉的就是出色的业务能力,见她这麽说,李恒瞬间放心下来。
把厂房的事情定下来后,李希想了想,问两人:「你们真的要走中高端路线?」
李恒和李望互相望望,随后一起看向李希。
李希说:「走中高端路线本身没错,你们的市场运营计划也相当看好,但国内的经济不一定能支撑你们走多远。」
李恒前生开办过公司,有些话一听就懂,「希姐的想法是两手抓?」
李希给他投一个赞赏的眼光,「随着内地进一步改革开放,如今有许多香江家族开始瞄准了内地市场,他们对此做过许多调研,我曾经有幸跟他们聊过一些,以现在国内民众的消费能力,不论哪个行业,走大众路线才能更大机率存活下来。
所以我建议你们独立出来一个奢侈品牌走高端市场。然后安踏主打中端市场,走大众路线,收割他们手里的余钱。」
见李恒沉吟没做声,李希问:「你瞧不上中端品牌?」
李恒摇摇头:「倒也不是,其实你说的这些,我有想过,只是一个情怀问题2
「情怀?」两姐妹面面相,异口同声。
「对,就是情怀。」
后世国内高端市场基本被国外大品牌垄断,李恒在某种程度上是个老愤青,
有着一个颗爱国之心,自己不踏足则已,既然已经踏足,当然是想往高大上走。
他年纪轻轻,哪来的情怀?两姐妹不太懂,但见她眉默思考,于是坐在一边没打扰。
过去许久,李恒紧的眉毛逐渐松缓下来,「行,为了长远考虑,我也不能太轴,接受希姐的建议。不过低端市场,我还是坚持原来的想法,不涉足,不贪全。」
其实本质上和最初的目标没有太大变化,走中高端市场。只是按李希的想法,最好是把中端和高端区分开来,另外独立一个奢侈品牌专攻高端市场而已。
三人商量商量,李希再次提出建议:「奢侈品牌,我觉得用你的拼音「Li-
heng」就好,国外很多大品牌都是这样取名的,好记,同时具有纪念意义。
而且你是《人民日报》钦定的传奇作家,名气在国内那麽大,读者遍布各个阶层,叫这个名字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李恒转向李望。
李望表态:「你是公司大股东,我们又是血脉亲,只要对公司有益,你不用顾虑我,我没意见。」
李恒沉吟半响道:「可以,那就用我的名字。看来我不能低调太久喽,那纯音乐专辑也要抓紧时间搞一搞了。」
李希笑说:「这主意好,我一时都忘了你还是大作曲家的身份,你要是再来几首《故乡的原风景》级别的世界名曲,到时候都不用我们多宣传,你本身就是奢侈品牌,你本身就代表市场的高度丶深度和广度,走中低端路线你那些音乐迷估计还不乐意接受。」
一切商定好后,李恒转了40万到公司帐上。
这时李望突然提出变更公司股权合同,「我让3%给你,你拿70%吧。」
李恒不解,还有主动让利益的?
李望开诚布公说:「市场营销路线是你规划完善的,钱你出的多,如今还用你的名字。咱们亲兄弟明算帐,我身为你堂姐,不能占你便宜,这3个点就当用你名字的股份,你也别嫌少。」
见李恒要推脱,李希在旁边说:「李恒,你可能还不了解小堂姐的脾气,从小就是出了名的讲义气,况且以你如今的名望,换3个点的股份并不过分,若是能借着这股风把市场真的做起来,反而是她占了利。」
在两姐妹的劝说下,李恒最终还是接受了新公司70%的股份。
公司合同变更过后,后续的事宜交给了李望去奔波。
按照约定,李恒除了每周二和周六要参与公司会议外,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白鹿原》创作中。
他现在的时间比较紧,汉城奥运会是9月中旬举办,在这之前他要完成两件事一是把《白鹿原》创作完。
二是出一张纯音乐专辑。
这两件看似毫不相干的事情,却某种程度上在为新品牌上市积蓄力量,在众多光环的加持下,力争一炮而红,力求在消费者心里留下根深蒂固的高大上印象。
「李恒,你的信。」
柳月走后,统计1班的收发信件的工作落到了周敏身上,这姑娘从教室外面进来递给他3封信。
李恒接过一瞧,第1封是子的,但里面夹杂有亲妈田润娥的照片。
第2封是杨应文的。在信里,老抹布说暑假想跟他正式见一面,谈谈信中他提出的「新东方」挣钱模式。
第3封信,李恒瞧着迷糊,信封上的字迹竟然是柳月的。
这妞不是去了美国麽,给自己写信干什麽?
带着好奇,拆开一看,他更迷糊了。
内容没多少,就一段,总结成一句就是问他:小姨好不好吃?
捏着信纸,李恒陷入了沉思,心里在揣测,柳月是在试探?还是知道一些事情?
眼看余淑恒老师从讲台上过来了,李恒把3封信收起来,抬头问:「老师,找我有事?」
余淑恒扫眼周边竖起耳朵的一票男生,径直出了教室。
李恒意会,跟着走出教室。
余淑恒微笑问:「晚上有没有时间?去老师家里吃个饭。」
听到这话,李恒登时想起来了,当初在白鹿村的时候,答应过去她家里吃一次饭的。
李恒面露难色:「老师,能不能换个时间?我今晚有约。」
余淑恒脸上的笑容慢慢没了,「肖涵要过来?」
李恒摇头:「今天星期四,肖涵要上课,过不来。是我和麦穗要请一同学吃饭。」
余淑恒听闻点了下头,越过他回了教室。人家走的潇潇洒洒,转身麻利至极。
老老实实上一天课,下午第6节课下课铃声一响,李恒立即跑去了对面财会2
班,找麦穗。
这个学期同上个学期不同,李恒动不动过来找麦穗,财会2班对此都麻木了。
当然,背后关于两人的流言蛮语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离奇。
有女生嫉妒麦穗,在背后谣传:肖涵只是李恒明面上的对象,其真实女朋友是麦穗。理由是两人在一起的时间比肖涵多多了。
有谣传就有维护,很多管院男生自发找出来维护心目中的女神,他们不愿意相信李恒和麦穗有牵扯不清的情,而是相信两人是纯洁的友谊。毕竟认识那麽多年了嘛,又来自一个地方的老乡。
对于这些纷纷扰扰的小道消息,麦穗自是有所耳闻,不过她听听就算,从来没在乎过。
相反,自从和李恒传出排闻后,就再也没有男生来打扰她了,她乐得如此。
要论如今复旦大学的大小王,麦穗身边是最乾净的,没了苍蝇嗡嗡。
其次是周诗禾。这姑娘不是不受欢迎,而是段位太高了哇,一般男生连正面搭茬说话都不敢,就更别说写情书追求之事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