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务实为要(2 / 2)
夏侯玄怔住了,表情似乎凝住了一般想了几瞬,复又站起身来朝着皇帝躬身一礼:
「臣多谢陛下教诲,是臣自己走偏了路!三年之思,多亏今日陛下点醒!」
曹睿看着面前这个二十一岁的少年,感慨的点了点头。许多人一辈子都读不懂的书,夏侯玄加冠之年就学了个通透,还在自己这里完成了最终的闭环。
可谓惊才绝艳。
『有丶无』之论,想不通是正常的。这种世界本源的认识问题,后世数百年丶上千年都没认识透澈,夏侯玄看看《老子》丶《庄子》丶《周易》就能想明白?没有半点可能。
皇帝与夏侯玄这两人如此行为,倒是让堂中许多人看得直愣,弄不清他们在搞什麽名堂。
曹睿看到了众人眼中的迷惑,笑道:「朕与太初所言,你们谁懂了?为众人说上一说。」
裴潜拱手道:「禀陛下,臣对玄学了解一些,就由臣来说吧。」
曹睿点头:「准!」
裴潜轻咳一声:「夏侯太初的玄学论及有无,与国家实际并不相干,与天下人无关。」
「而孔子云『敬鬼神而远之』,并非孔子不懂鬼神之说,而是只将祭祀作为教化百姓的办法,并不认真计较鬼神的有无。」
「玄学也是一般,计较这些有无干嘛呢?正如陛下方才所说,治理天下丶讨伐叛逆,都是要实际做事的。」
裴潜朝着皇帝再度拱手:「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去想。」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曹睿笑着拍了拍手:「裴卿论事属实透彻,朕正是此意。」
夏侯玄此时说道:「臣既然来此,还望臣能做些实务以报陛下。」
曹睿指了指司马懿:「司空,朕让太初去卿处做事,粮草后勤调度之事,可以让太初锻炼一下。」
司马懿拱手应道:「臣遵旨。」
……
翌日下午,高句丽王优位居随着孙礼一同回返襄平。
眼看到了太守府前,一路上与孙礼寒暄了许久的优位居,急忙向孙礼求助道:
「孙将军,若本王一会儿见了陛下该怎麽说?从未觐见过大国天子,还望孙将军提点一二。」
孙礼看着这个三旬面白无须丶衣着华丽的胖子,淡淡说道:「陛下神武英断,问你什麽你就说什麽,不要有半丝隐瞒就是。」
「多谢孙将军,多谢孙将军!」优位居连连拱手。只不过拱手速度太快了,显得有些滑稽。
二人站在太守府外,等了许久,散骑侍郎夏侯惠从府内走出,拱手道:「陛下召孙将军丶高句丽王二人入内。」
「多谢侍郎。」孙礼回礼道。
二人被夏侯惠引着向前走,直到进了堂中行礼完毕,孙礼第一句话就让优位居呆若木鸡。
「禀陛下,公孙渊逃亡途中与臣部交战而被斩杀,此乃公孙渊头颅,还望陛下查验。」
说罢,孙礼将身侧木匣举起,朝着夏侯惠看了几眼。
曹睿摆了摆手:「人头有什麽好看的?让司空去查验吧,朕就不细看了。公孙渊是被谁所杀?」
孙礼老实应道:「是被臣部一名什长在交战中所杀。此人唤作李铜,此次也随臣一起来了,正在殿外候着,陛下可要见一见?」
优位居莫名有些心悸。
公孙渊身死,皇帝连看都不屑于看。而自己此前还以公孙渊为头等大患,岂不可悲?
曹睿道:「不必见了。公孙渊乃是叛逆无误,将士杀敌朝廷自有赏赐。此人是哪里出身?」
孙礼答道:「什长李铜乃是陇西狄道人士,今年二十八岁,太和二年在秦州以郡卒选入中军。」
陇西狄道?还姓李?
曹睿似乎想起了什麽,笑道:「既是太和年间入的中军,那朕就赐个他关内侯吧。再将此人提为千石司马,找个郡外放了去。孙将军,你的功劳稍后另算。」
「遵旨。」孙礼拱手应道。
曹睿将目光移到优位居的身上,简单问询了几句后,曹睿直接问道:「昔日高句丽臣属公孙氏之事,朕既往不究。朕如今将你统辖之地命为高句丽国,封你为高句丽国王,仪同大魏郡王。你可愿意?」
「臣谢陛下天恩!」优位居直接跪地参拜道,连动作都敏捷些了。
曹睿指着优位居看向司马懿:「其馀之事,司空来与高句丽王来说吧,朕先歇息去了。」
「遵旨,陛下慢行。」司马懿起身行礼。(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