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9章 谋划攻魏(2 / 2)

加入书签

「兵在精而不在多。自前年起,诸葛丞相决意以精兵迎战,重新将大汉军队重新整训了一番,今非昔比了。」

胡综摇了摇头:「公琰兄是汉室纯臣,我也是吴王忠臣。今日公琰兄与我所说,我会一字不漏的禀报吴王。」

「这是自然。」蒋琬道:「大汉八万兵力,成都周边有兵一万二千丶汉吴边境有兵一万,其馀各郡有兵八千。其馀五万精锐,都由诸葛丞相领在北线御敌。」

胡综叹道:「公琰兄说我领过兵,那我也要问兵事了。就算诸葛丞相有五万可战精兵,可你们要不要守关守城了?还能拿出多少兵力进攻魏国?」

蒋琬盯着胡综看了几瞬,摇头道:「我方才与伟则说了,兵贵在精,伟则须不知晓丞相练兵之能。若要进攻魏国,丞相可以起至少四万精兵!」

胡综点头:「公琰兄坦诚相待,我也不能不坦诚相应。实话说,淮南之败前,大吴近乎拥兵二十万。」

蒋琬点头:「大汉彼时也有十二万兵。」

其实蒋琬心中清楚,拥兵二十万对吴国来说并不算什麽。最能打的就这三丶四万精锐,然后是二线部队丶三线部队,加起来二十万也不夸张。

胡综继续说道:「休养生息将近四年,大吴如今兵力共有十八万之数。」

蒋琬思索了几瞬,皱眉试探问道:「我记得吴国此前在皖城折损甚多!兵力现在只少了两万吗?」

胡综轻声叹气:「大吴自有国情在此,又岂能与汉一并而论呢?益州之地,守住几处关隘要道就无虞了。」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反观大吴,长江纵横延绵数千里,从西陵至吴郡,何处不需兵力防守?交州不安丶各处山越猖獗,纵使没那麽精锐,也要将兵力数量提上来的。」

「大也有大的无奈。」

蒋琬也感慨道:「各家有各家的难处。伟则,倘若吴王欲要进攻襄阳,最多可以出兵多少?」

这种数字,孙权与臣子们已经讨论过不知多少次了。是以胡综答得乾脆:

「七万!」

蒋琬又确认了一遍:「可以起七万军队来攻襄阳?」

胡综点头:「公琰兄也懂军事。十八万兵能在一处汇集七万攻伐,已经不易了。疆域广阔,扬州丶武昌处处需要防守。」

蒋琬点头:「既然你我推心置腹,我定相信伟则所说。」

「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事要告知伟则。」

「何事?」胡综回应道。

蒋琬道:「自三月起,关中大旱已近百日。若是今年秋冬进击魏国,彼处粮草定然缺乏。」

胡综皱眉:「大旱近百日?诸葛丞相可有预估,魏国关西会减产多少?」

蒋琬从容答道:「主要旱处在关中,陇右和汉中好些,可这两处却不是粮食的主产区。我们估算今年魏国关西要减产一半。」

「一半吗?」胡综问道:「魏国又岂能没有积蓄之粮?」

蒋琬冷哼一声:「有一事伟则或许不知。魏国曹睿志大才疏,竟将陇右丶关中各处羌民尽皆归化丶纳入屯田之中。」

「刚开始养着这些羌民种田,我看魏国积蓄之粮也撑不了多久。年底正是攻伐魏国的最佳时机!」

胡综沉默了几声,而后说道:「大吴探子得知,魏国今年调大兵向河北而去,或是征讨胡人丶或是征讨辽东,细情不能详知。」

「看来,真到了该伐魏的时机了!」(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