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2章 何为手段(1 / 2)

加入书签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这句话轲比能曾经听过。满宠表态在前,皇帝越是和颜悦色,轲比能心中就越是惊恐。

轲比能在族中也是说一不二丶威福自专的人物,如今帐中气氛如此,此人回复起来也愈加谨慎。

「回禀陛下,臣知晓此事,曾在雁门郡中听田将军麾下参军说过。」轲比能欠身行礼道。

曹睿嗯了一声:「十馀年前,朝廷将边地郡县撤回并州立了一个新兴郡,此事绝非定制,仅仅是一权宜之计罢了。今日鲜卑丶乌桓丶匈奴三族首领都在朕的帐中,朕也与你们做个说明。」

「方才满将军提到的朔方丶五原丶云中丶定襄丶上郡丶北地六郡,河套以及河套以南,大魏早晚都是要重设郡县,早晚都是要以汉人为主的。朕今日与你们说清,这是大势!而朝廷此前在雁门设屯,就是要认认真真的弄清楚,汉人在边地该怎麽生活,汉人与你们各部之间又如何相处。」

轲比能闻言连连叩首:「请陛下恕臣罪,臣实在不知朝廷方略谋画,是臣失言了。」

其馀数名胡人也一同行礼称是。

「无妨,朕不罪你。」曹睿淡然说道:「边地并非胡人专属,数百年来亦是汉人久居之地。前汉桓丶灵时国家动乱,汉廷自顾不暇,加之战乱频仍丶官吏贪墨,边地这才失控。」

「在大魏和朕的治下,这种情况不会再次出现了。」

曹睿看着诚惶诚恐的轲比能,又接着问道:「朕记得你曾说你的汉话是从太原王氏之人处学得的?他们有没有教过你《韩非子》?」

轲比能摇头道:「臣未曾学过此书。」

曹睿轻笑一声:「那好,朕就教你一句。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侮大邻,可亡也!」

见轲比能似乎猜到了一些,却又不甚懂的样子,刘晔在一旁笑着解释道:「单于若是不懂,那我倒是可以与你解说一下,倒也简单。朝廷治理天下如同春风化雨,倘若有人以偏远自恃,无视朝廷的安排,那便是自寻绝路,如公孙渊一般的下场了!」

「刘卿这是把单于吓到了。」曹睿笑着指了指面前的站着的几名胡人:「国家大事当行正道。汉人是朕的子民,鲜卑丶乌桓丶匈奴亦是。如何使你们与汉人相处好,如何让你们部族之中也如内地州郡一般兴盛起来,朝廷终会为你们找个法子出来的。都平身吧。」

「谢陛下恩典。」轲比能面容恭谨的站了起来。

随着皇帝挥一挥手,一众鲜卑丶乌桓和匈奴人都告退而去,终于轮到帐中的臣子们说话了。

满宠脸上微露不解:「陛下此乃圣君之举,可臣依旧有些不解,为何要与这些胡人说得这麽清楚?」

「彼辈胡人群聚于草原之上,长出一个檀石槐来已经是上天眷顾了。如今轲比能已经在大魏营中,倘若将轲比能诛杀或者押回洛阳软禁,岂不事半功倍丶边衅立解?」

曹睿摇了摇头:「岂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对待边地胡人,还是应当以怀柔为主丶威刑为辅的。如同朕此前在雁门与你们所论一般,以赏赐俸禄困住一个轲比能也就够了。」

刘晔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彼辈胡人都是随陛下平定辽东,知晓大魏天威的。晓之以理也就够了,族诛公孙渊的例子明晃晃的放在前面呢。」

满宠凝神想了几瞬,轻叹一声:「或许是臣狭隘了。只是臣始终以为,彼辈胡人全无孝义忠信可言,如何能以道理晓喻?」

曹睿抬眼看了下满宠,都不用多想,刘晔刚才言语或许有顺着自己说话的意思,而满宠之言,则代表了自汉时以来许多朝廷官员的想法。

胡人也能算人?

曹睿嗤笑一声:「若说手段,对付胡人的手段朕有的是,只不过不愿意用罢了。」

「朕始终想着国家尚未一统,鲜卑也好丶乌桓匈奴也罢,总归是能征些骑兵来用的,因而对他们多宽容了些。」

刘晔闻言有些好奇,拱手问道:「自汉时以来,朝廷对付胡人的方法无非是诛杀首恶丶分化归降两种。莫非陛下还有其他想法?」

帐中其他臣子的目光也一并看了过来。

曹睿笑道:「刘卿啊刘卿,非要从朕这里问出来些什麽。那好,朕今日就与你们多说几句。」

满宠丶刘晔以及三名侍中,纷纷肃立等待着皇帝发言。

「不用这般严肃。」曹睿摆了摆手:「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手段有武的丶也有文的。」

「若从武的来说,朝廷专挑胡人牛羊肥壮之时,派骑兵每年出边抄掠,捣其巢穴,以战养战,绝其种类,可不可行?若从文的来说,朝廷将胡人再行分划,数千人一处草场,如无诏令不得出其领地,违者左右共击之,控制人口抽丁消耗,可不可行?」

听着皇帝的话,就连满宠也有些呆住了。这些手段之酷烈闻所未闻,也不知皇帝是怎麽想出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