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06章 受刺激的欧洲零部件企业(1 / 2)

加入书签

第406章 受刺激的欧洲零部件企业

「厂长,一汽那边这段时间对我们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

「如今是安排了专门的团队跟南山科技对接,在探讨一汽大众和一汽丰田那边的产品,有哪些是我们可以生产的。」

侯国明现在兼任南山科技总工程师的位置,一汽那边来了那麽多的人,他肯定是要出面接待一下。

原本以为一汽那边只是例行的参观交流,没想到对方的积极性很高。

对此,南山科技这边肯定是很乐意跟一汽合作。

甚至在南山科技的带领下,深城汽车工业园的所有零部件企业都跟一汽的人进行了交流。

到时候整个产业园都可以同时为一汽的相关工厂的产品供货。

「一汽的销量这几年都没有特别大的涨幅,这跟整个汽车市场的变化是不大吻合的。」

「好不容易跟丰田汽车合作搞出来了一款皇冠轿车,则是因为CKD零件进口配额的限制,每个月只有几百辆的生产数量。」

「这对于提升一汽在华夏汽车行业的影响力,自然是很不利的。」

「如今沪上大众那边通过推进桑塔纳轿车的国产化项目,每个月的生产数量都在增加。」

「一汽那边估计也是有点着急了。」

江辉稍微一思考,就大概搞清楚了一汽这一次是怎麽考虑的。

不过这个变化对宝马汽车集团来说是好事,江辉也乐见其成。

别看一汽现在的销量不行,但是将来的发展前途应该还是比较值得期待的。

因为宝马汽车集团的出现,华夏汽车行业的发展节奏肯定会发生变化。

但是将来合资车企的产品快速抢占市场的格局,想要完全颠覆,显然是没有那麽容易的。

提前成为一汽丶沪上汽车丶二汽丶首汽等各家汽车集团的核心供应商,今后也能吃到一些红利。

……

当南山科技等零部件企业在华夏乃至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都接连取得突破的时候,欧洲和北美那边一些零部件厂家却是开始着急了。

「佛迪克,热冲压成型零件技术是我们公司最先开发出来,并且运用在萨博的门板加强梁上面。」

「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没有大规模的使用。」

「怎麽到了华夏人手中,这些问题都消失了?」

作为Plannja公司的总裁,格瑞亚对南山科技在热冲压成型领域快速发展是非常不满的。

当然,他不满的对象主要是公司的研发中心。

当初就是研发总监佛迪克跟他汇报了热冲压成型零件技术的各种缺陷,要求公司在十几年后技术成熟的时候再找客户推广。

没想到自己的技术还没有成熟,就已经被人捷足先登了。

这种感觉,绝对是让人非常不爽的。

刚开始的时候,下面的人都不敢主动的跟他汇报这方面的消息。

还是他自己从新闻报导之中听到了相关的内容,然后才让人去调查具体情况。

「格瑞亚,我专门去研究了南山科技的热冲压成型技术,它们能够取得突破,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在材料方面使用了带铝矽涂层的热冲压成型钢板。」

「这样子可以充分的解决淬火之后的耐腐蚀问题以及氧化层剥离的问题。」

「我们之前找了蒂森克虏伯等许多钢厂沟通材料问题,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再有就是它们采用了更加合理的生产线布局,让生产节拍变得比较稳定。」

「还创新性的使用雷射切割工艺来进行打孔丶修边,让零件可以在更多的区域进行使用。」

佛迪克肯定要好好的说明一下为什麽南山科技能够大规模的生产热冲压成型零件,但是他们自己却是做不到。

要不然格瑞亚就会把所有的责任都放在他的头上。

「不是都说华夏的汽车产业非常的落后吗?」

「为什麽这些问题他们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对于佛迪克的回答,格瑞亚显然是很不满意的。

他要的是解决方案,希望公司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也能拿出具备大规模量产的热冲压成型技术方案出来。

作为公司最主要的客户,萨博汽车那边已经有人给他打电话谘询这方面的问题。

甚至大众汽车和BMW等汽车公司也都有人找他了解这方面的内容。

毕竟他们公司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出热冲压成型技术的厂家,许多人潜意识的觉得华夏厂家能够搞得定的技术,他们肯定也可以。

谁知道情况根本就不是那麽一回事。

「华夏的汽车产业之前确实是比较落后,哪怕是现在也还是如此。」

「不过整体上虽然很落后,但是在车型外观设计等方面,他们出了一个天才级的人物。」

「宝马汽车集团的负责人江辉,已经成功的设计款车型。」

「通用汽车今年卖的挺火的别克G系越野车丶雪佛兰X系皮卡,都是江辉设计的。」

作为汽车零部件厂家,肯定都会关注一下世界汽车行业的大事。

通用汽车作为全球汽车霸主,它的畅销车更是被许多人拿着放大镜研究。

「我不管那麽多,我就想知道我们工厂什麽时候可以大规模的生产热冲压成型零件。」

「现在的生产瓶颈到底在哪里?」

格瑞亚现在的心情非常的不好,没有兴趣听佛迪克解释太多。

对于不少欧美企业的管理层来说,他们最在乎的是结果,过程并不是那麽的重要。

「第一就是材料,不解决铝矽涂层钢板的问题,我们的热冲压成型零件就需要增加一道抛丸和涂油工艺,成本增加了不说,生产时时间也增加了不少。」

「本来加热钢板丶保压成型就已经很花时间,再来一个花时间的抛丸工艺,生产效率就更低了。」

「再有就是我们对于热冲压成型模具的设计,也缺少足够的经验,需要耗费比较多的时间,并且还有可能报废。」

有困难不趁着这个机会好好的说明一下,以后就没有机会解释了。

佛迪克肯定不会错过的。

「我们能不能直接从华夏进口原材料和热冲压成型生产线,甚至找它们的模具厂家来制作模具?」

对于格瑞亚来说,首先就是要让他们公司具备大规模生产热冲压成型零件的能力。

他们本身就有基础,只要有一条参考的产线,很快就能实现技术提升。

到时候新投资的生产线,到底从哪里采购设备,就可以灵活应对了。

至于钢板,反正都是要从外面采购,只要价格不是太夸张,他都是可以接受的。

「这种钢板丶模具和生产线,都是华夏的南山科技那边独家拥有的技术。」

「我们如果采购这些东西,肯定就是会跟南山科技形成竞争关系。」

「除非能够同主机厂那边做好沟通,让我们双方各自拿下一半的订单。」

「并且高价从南山科技那边采购相关的模具和热冲压成型生产线。」

「这样子才有一定的可能性。」

佛迪克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南山科技不可能傻傻的给自己扶持一个对手出来。

「一家华夏企业是不可能垄断欧洲汽车行业的热冲压成型零件的供应。」

「这一点,我相信南山科技是能够理解的。」

「只要他们跟我们合作,到时候大家在报价的时候可以提前做好沟通,避免恶性竞争,实现双赢。」

「最关键的是通过销售生产线丶材料和模具,南山科技还可以获得额外的利润。」

「他们如果这样子都还不满意的话,最终只会导致更多的竞争对手的出现。」

对于格瑞亚这麽一个职业经理人来说,能够花钱解决的事情就不是什麽大事。

如果一直搞不定热冲压成型零件的大规模量产,他屁股下面的位置才会出现危险。

所以哪怕跟南山科技合作之后,最大的一块利润会被对方吃掉,他也选择了接受。

当然了,像是热冲压成型零件这种新技术产品,利润率往往比较高。

采购的生产线比较贵,模具成本比较高,材料需要进口,这些都可以摊销到最终的零件成本上面,由主机厂买单。

在没有什麽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也不用担心主机厂那边不愿意买。

「您说的有道理,我尽快的安排人去沟通一下这方面的内容,争取今年内敲定双方的合作。」

听到格瑞亚的说法,佛迪克松了一口气。

只要不是逼着他带着研发团队去自力更生,那就一切都好说。

反正只要能够用钱解决的事情,那都不是什麽大事。

……

相比Plannja公司这边,欧洲另外一家汽车零部件巨头本特勒,他们的想法就有点不一样了。

作为一家1876年就已经成立的百年家族企业,本特勒是梅赛德斯丶BMW丶大众丶奥迪等众多欧洲汽车厂的核心供应商。

它们不仅为主机厂提供副车架等底盘零件,同时也提供车身冲压零件。

原本本特勒并没有对热冲压成型零件技术展开研究,但是最近几个月热冲压成型零件技术在全球汽车行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公司总裁卡尔本特勒看到了新的机会。

将来的汽车白车身,一定会大量的采用热冲压成型零件技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