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88章 高仲平:这个贾子钰用兵,不动则已(2 / 2)

加入书签

甄晴艳冶丶妖媚玉颜上顿时现出心急之色,说道:「妹妹,拿过来我看看。」

说着,缓缓起得身来。

甄雪连忙道:「姐姐身子重,别着急。」

说着,将手中的邸报递将过去。

一旁的女官也过来搀扶着甄晴。

甄晴拿过邸报翻阅,纤纤玉手不由攥紧几分,弯弯柳叶细眉挑起,可谓喜上眉梢,喃喃道:「一战击溃和硕特蒙古五万精锐,俘获女真亲王,他真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她就知道那个混蛋,肯定会打赢这场西北战事,让江南那些官员瞧瞧。

甄雪轻笑说道:「子钰这一战之后,西北局势应该大定了吧,那女真亲王也被捉住了。」

这段时间,丽人没少看江南士林分析的西北局势的评论,倒也知晓了一些情况。

「差不多了,初战告捷,后续就好打了。」甄晴流溢母性气韵的眉眼满是笑意,道:「南安郡王他们吃了败仗,他去了西北,没有多久就打赢西北战事,如此乾脆利落,整个大汉应该都知道兵事离不开他了。」

还有一句话,丽人没有说。

父皇以后多半是将兵事悉数托付于他,京营更是由他独掌,内掌锦衣,外领京营,朝堂之上,再无南安等人与其分庭抗礼,此战过后,权势再盛三分。

甄雪莹润如水的美眸中期冀之光闪烁,轻声道:「姐姐,西北那边儿战事一旦定下来,子钰应该就南下了吧。」

「多半如此了,父皇一直想让他南下主持新政,先前不就拿下了最难料定的国戚?等西北战事一了结,他就该南下了。」甄晴柔声道。

那个时候,她和妹妹肚子里的孩儿差不多也该诞下了,苍天保佑,她肚子里的孩子可一定要是个男孩儿。

……

……

金陵,两江总督衙门

高仲平手里同样拿着一份邸报观看,沉毅面容上凝重之色散去,说道:「西北和硕特蒙古一战丧尽精锐,女真亲王岳托被俘,这个贾子钰用兵,不动则已,动则雷霆啊。」

这几天,他也在留意邸报上的记载,卫国公出师不利,顿兵东峡谷口,日费千卒,毫无进展。

但隐隐知道多半是卫国公在用计。

「东翁,如此一来,西北局势大定了。」总督府主簿邝守正目光微亮,喜道。

高仲平摇了摇头,说道:「现在说这些为时尚早!固始汗夺下青海得了准噶尔汗的帮助,如今和硕特不敌朝廷天兵,一定会寻天山的准噶尔部搬救兵,唇亡齿寒的道理,这些蒙古人也懂。」

作为曾经的四川总督,对青海蒙古的壮大以及固始汗的跟脚,可谓一清二楚。

仅仅是凭藉邸报上的局势推进,就已察觉到后续潜藏的风险。

邝守正问道:「东翁,那朝廷如何应对?」

「迫不得已,也只能顺势而为,打一场了,不然撤兵之后,和硕特蒙古卷土重来,青海河湟仍不复朝廷所有,过个三二年,又为心腹大患。」高仲平叹了一口气,说道:「青海等地的战事,一旦打起来,就停不下来。」

「东翁,对卫国公用兵不大放心?」通判吴贤成问道。

高仲平道:「卫国公用兵之能,有目共睹,这个不必疑虑,但打仗打的是钱粮,今年湖广大旱,江南也推阻钱粮,国库之中,钱粮还能支撑多久,谁也不知道。」

邝守正道:「那东翁接下来有何打算?」

「如今西北既已大胜,江南新法就不好再停滞不前了。」高仲平目光炯炯有神,沉声道:「我会向朝廷上疏,今年夏粮徵收,推行新法,不要事事都等卫国公。」

如今最难啃的硬骨头,勋戚已经被卫国公先前解决大半,正在疑虑的官绅就由他处置。

「东翁所言甚是,原本一条鞭法就是东翁提出,清丈田亩等事自也该推行了。」邝守正道。

吴贤成点了点头,道:「如今正好挟大胜之威,再次推行新法,河南那边儿新法推行已经如火如荼。」

高仲平点了点头,面上若有所思。

离两江总督衙门大约两里的街巷之中,是一座牌楼巍峨的宅邸,此刻正值傍晚时分,廊檐上的灯笼随风轻轻摇曳着。

前两江总督,现户部侍郎兼领仓场侍郎的沈邡,正在厅堂中与几位江南官员叙话。

来者是南京都察院的一位监察御史郭超,还有一位是南京国子监司业鲁伯奇。

沈邡问道:「未知两位拜访沈某,所为何事?」

郭超面色谨肃,拱手道:「沈大人,卫国公领兵前往西北,一个多月,全无进展,今年朝廷用兵了两三次,国帑耗尽,国库渐渐空虚,而湖广等地又大旱,米粮不继,下官以为还是要落在江南这边儿了。」

沈邡道:「郭御史的意思是?」

郭超道:「沈大人执掌仓场,今年可否向朝廷诉诉苦?夏粮丶秋粮向朝廷少转运一些,江南官员俸禄也有半年没发了,先紧着江南如何?」

一旁的国子监司业鲁伯奇道:「沈大人,朝廷今岁可谓兵事连绵,一场接着一场,钱粮靡费庞巨,而我等听说沈大人还要再多向朝廷解运米粮,这如何能行?这战事就是个无底洞。」

沈邡沉吟片刻,说道:「也不全需南京户部解运,据本官所知,内务府方面也在购买米粮,准备供应大军,二位不必担忧。」

知道贾珩在西北用兵,晋阳长公主就让元春以及傅秋芳筹措粮秣,准备用船只运抵神京。

「以银钱购买米粮,还和从户部直接徵调江南诸府库,发运漕粮不同,我等唯恐朝廷神京户部方面以为江南仓禀殷实,遂为成例。」郭超忧心忡忡道。

沈邡默然片刻,说道:「先前,神京的齐阁老已经将公文下发下来,朝廷今年急需米粮支应前线战事,江南方面先行供应,等朝廷来年宽裕,再作相应蠲免。」

鲁伯奇道:「话是这般说,但谁知道是不是神京户部的搪塞之辞,这米粮蠲免说不得另有推脱,或者拖延日久天长,当不知要拖延到什麽时候了。」

沈邡道:「江南的情况,我还是知道的,凑一凑,还是能够向朝廷转运的。」

毕竟是江南本土成长起来的官员,对江南的赋税以及仓禀情况知之甚深。

「沈大人不妨先这样,先等等,如今卫国公领兵在西北受挫,不仅南省物议沸然,京中一些仁人志士也当奏禀于上,为社稷而计,罢兵止戈。」鲁伯奇道。

沈邡眉头紧皱,问道:「鲁大人的意思是,神京城中官员会弹劾,谏阻出兵?」

郭超朗声道:「一年动了三场兵事,现在又进兵不利,国库早已空虚,纵是下官在庙堂之上,也要奏请吾皇,召回卫国公,与和硕特蒙古化干戈为玉帛。」

「如是再败一场,真就是动摇社稷,天下不安了。」鲁伯奇慷慨激昂说道。

沈邡一时默然。

原本是想在钱粮一事上配合朝廷,落个不骄不燥,勇于任事的评语,但现在看来,还有一些掣肘。

至于西北兵事,这几天神京城中的一些沸议,他也注意到一些。

那贾珩莫非真的在西北折戟?

念及此处,沈邡正要开口应允,忽而外间传来老仆的声音,说道:「老爷,今日的邸报送来了。」

南京的在任或者致仕官员,都有看邸报的习惯,因为这关乎朝堂动向。

沈邡道:「送进来吧。」

那老仆说话间,就拿着一份邸报进入书房之内,将邸报递送过去,笑道:「老爷,小的去取邸报时,衙门的小吏说西北大捷,朝廷在西北打赢了。」

沈邡闻言,面色一惊,说道:「你说什麽?拿来我看看。」

说着,从那老仆手里接过邸报,一目十行,迅速阅览起来。

而郭超以及国子监司业鲁伯奇对视一眼,面面相觑,从对方眼中捕捉到震惊之色。

沈邡放下邸报,看向二人,语气复杂道:「卫国公在西北取得大捷,女真亲王岳托为其生擒。」

相似的一幕幕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在金陵城中的官宦丶士林之间传开。

卫国公率兵急赴西北驰援,在西北经过半个多月的鏖战以后,大败和硕特蒙古,歼敌五万,生擒了在西北煽风点火的岳托。

此信传扬在整个江南,江南沸腾莫名。

因为就在不久前,江南士林以及邸报都因为西北的焦灼战况,对朝廷官军不太看好,但形势变幻之快令人咋舌。

沈邡将邸报递给老仆,示意拿给郭丶鲁两人阅览,沉声道:「卫国公这次又打赢了,朝廷这次催促粮秣,南京咬咬牙也得供应上,否则朝廷定然怪罪。」

这就是挟大胜之威,堂皇大势一旦压下来,江南方面哪里还敢有异议。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