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神话破灭(1 / 2)
</ins>
第814章 神话破灭
现在好记星的仓库里,压着好几大仓库的电子词典,总价值接近六亿之多。
整个好记星公司的现金流,都已经压到了机子上面,这些货,原本是应该卖到东南亚地区的,结果现在整个东南亚地区市场,完全糜烂了,已经根本不是,能不能卖出去的问题了,而是整个市场都没了。
更让周至元感觉绝望的是,国内市场,也陡然间变得萧条了许多,东南亚那边开始影响到国内。
许多国内外贸公司,都陆续开始停产,恐慌情绪也开始出现,许多家庭也开始精打细算起来,电子词典这种非必要生活开支,自然是开始销量下滑。
毕竟饿肚子,跟买一台电子词典,到底哪个重要,是个人都能分的清,这让国内市场现在也变得冷清了许多。
好记星这种靠走量盈利的品牌,销量却是立刻开始受到影响,反而是中高端市场的电子词典,暂时还并未受到明显影响。
好记星现在就处于这种尴尬地步,仓库里存放着将近百万台机子,结果野心勃勃的海外市场完全泡汤不说,国内市场还有些卖不动了,整个现金流还被烧乾了,就变成了现在这种被供应商堵门的场景。
「周老板,你在跟我们耍横是不是,谁不是一条命,拿不到货款,我们回去也活不下去了!」
「姓周的,给不了钱,今天大家就一起死!」
整个会议室内又变成乱糟糟的,甚至有人开始推搡起因为周至元来,要不是好记星一众高管冲进来,拼命将周至元保下来,他今天能不能囫囵走出会议室估计都是两说。
但就算如此,混乱中周至元也挨了几拳,有些鼻青脸肿的,说不出的狼狈。
零部件供货商丶银行,甚至卖不出去货的代理商,也都跑过来要求退货,办公室职员丶产线职工,也都人心惶惶,不知道工资还能不能发放原本喧闹的好记星,顷刻间就陷入了停产甚至破产风波。
跟好记星一样的,还有诺亚舟丶文曲星等多个品牌,这些品牌之前,还都想着开拓海外市场,抢夺神舟电子词典退出后的市场。
可谁能想得到,竟然眨眼间,已经不是跟神舟抢夺市场了,而是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
不仅是电子家电行业,之前吃外汇补贴赚钱的那些代工厂,受影响更加直接,不少代工厂都是玩极限操作,完全靠银行借钱来运作。
也就是买原材料,给职员发工资,都是从银行借钱,然后出口后,赚回来外汇,再领取补贴,整个资金炼拉的很长。
这套玩法,原本没什麽问题,现在国内需要外汇,能赚外汇的公司,当地就会重点扶持。
可这一切的关键,都是能赚到外汇,如果外汇订单没了呢,银行看不到外汇订单,就不会给这些代工厂放款,资金炼瞬间就断了!
当东南亚的风,吹到国内时,这些出口东南亚地区的代工厂,顷刻间就开始大规模的倒下。
……
海陵市,原本如日中天,位列A股三驾马车股票之一的春兰集团,此刻也是弥漫着一股紧张感。
去年春兰营收超过百亿人民币,达到了成立以来的巅峰,整个春兰集团上下,都认为春兰能够更进一步。
尤其是在,带领春兰创下无数奇迹的创始人陶建兴的带领下,春兰进入汽车行业,肯定也能在汽车行业,创下新的奇迹。
但现在,春兰能不能创造新的奇迹不好说,陡然变化的市场,让春兰资金炼,变得开始紧张起来。
「经销商那边,因为我们制定的价格原因,在亏本销售,想要拿到公司补贴,否则将停止再销售春兰空调!」
「目前自建销售渠道,成本太大了,而且铺设渠道速度,也比预期的要慢许多!」
「东南亚地区的摩托车市场,已经完全糜烂了,春兰摩托在海外订单,今年预计可能……损失殆尽,另外国内摩托车市场,今年也可能遇冷!」
「收购金陵汽车的花费,已经超过7.2亿人民币,后续如果研发跟生产新车型,还需要投入相当大一笔研发经费!」
</ins>
春兰集团内部盛行的是「家长式」作风,也就是作为春兰集团一家之主的陶建兴,对于春兰集团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他决定的事,就没人能够反对。
他要造摩托车,那春兰就进入摩托车行业,他要造汽车,春兰集团就收购汽车公司,春兰内部根本没人敢说个不字。
但现在,听着各个部门的汇报,陶建兴的脸色也有些不太好看。
春兰这几年,是赚的不少,可花钱也如流水一般,在空调丶摩托车主业,春兰都在跟格力丶美的丶海尔等公司大打价格战。
甚至因为定的价格,比起代理商拿货的价格还低,相当于经销商,在赔钱卖春兰空调,所以想要从春兰拿到补贴,春兰却不愿意给经销商补贴,为此春兰跟经销商关系十分紧张。
都开始有经销商,转换门庭为其它品牌卖货了。
原本就算竞争激烈,春兰的地位,也难以被撼动,但现在,陡然出现了变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