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89章 买点东西(1 / 2)

加入书签

第689章 买点东西

谈完事之后,周正东拎着公文包出门。用他的话来说,前些天的谈判过程中,认识了不少人,要赶紧趁热打铁,把关系维护好,以后说不定能用得到。

常来常往,才能稳固关系丶随时都能用上。临时抱佛脚可不是交际之道。

不过倒是不影响明天的行程。

三人已经确定,明天就出发去上海,一方面看看房子,另一方面,周正东也要把上海方面的关系渠道打通,为设立办事处做准备。

至于在京城的办事处,位置已经定了,就在隔壁的四层小楼,那里集办公住宿于一体,最是方便不过。

这时候周亚丽便拿着钥匙,在刘娟和马岚的陪同下,带着两只小猴子和狗子小黑,去那里看看环境。

虽说是老爸的办事处,但说不定哪天她要在内地开公司呢,到时候也可以放在这里嘛,反正那麽大的房子,老爸又用不完。

一切顺利的话,等春节过后,京城和上海两地的办事处都要开起来。

这种办事处不同于企业单位,不需要经过审批才能设立,找几个人充当员工,再到相关机构登记一下就行,有点「注册制」的意思。

等三人出去后,陈凡坐了一会儿,拿起电话,拨出一个长途号码。

随后将话筒放下,一边抽菸喝茶,一边等待。

旁边放着的收音机里在播放着新闻。

这几天的核心话题当然是开会的事,几乎每天都有关键的内容传出来,有的是新内容,有的是之前传得沸沸扬扬丶然后此时被验证的。

总而言之,目前社会上弥漫着一种将变未变丶蠢蠢欲动,却又瞻前顾后丶畏首畏尾,同时还带着几分美好期盼的气氛。

这里面又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有正经工作单位的人,或者条件还不错丶尤其是有副业的合作社,都摆出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架势,无论外面风云变幻,也不妨碍他们静观其变。

这一点就跟原来的云湖有点像。

如果没有陈凡这个变数,云湖地区在之后20年里丶每一次社会变革中,都是属于吊车尾的那一批。

比如1980年四川广汉就宣布解散人民公社,而南湖公社却要到84年才解散,差不多就是最后一批公社解散的时间。

只能说最后一批,不能说最后一个。因为几十年后还有一个公社存在,那便是石家庄晋州的周家庄乡,从头到尾一直都是大集体模式,社员劳动还在记工分,而且听说干得还不错。

然后是90年代的招商引资潮,云湖也没赶上热乎的,等市里丶县里的国企和集体企业都熬不下去了,才迟迟开启招商引资之路。

之后自然是事倍功半,声音喊得震天响,公司却没来几家。

就算来了丶大部分也是被坑得不要不要的,吃卡拿要样样不缺。

还是等新千年以后,不少本地出去外打工丶或者做生意的人返乡办厂,营商氛围也好了许多,加上房地产兴起,外地大公司以投资换地皮,所谓的经济开发区才有了一点起色。

对,还有打工。

八十年代后期的「下海上岛」丶九十年代初期的「南下打工」丶「倒爷」,这些社会上的大浪潮,云湖大多数人都没什麽动静。

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前面一少部分出去的人丶带着钞票回来,绝大部分人看到之后丶才如梦初醒,开启了迟来的打工之路。

所以说,有时候自然资源好了也不一定是什麽好事,衣食无忧,便容易滋养安逸之心,条件困苦,反而更能激发斗志。

这坐观风云变幻之外的第二种反应,便是「舍身一搏」。

没工作丶甚至连街道办茶摊都混不上的那些人,只能想办法自谋生路。

要麽一群没背景丶没见识的人聚在一起瞎混,几年后一股脑地都进去,要麽想方设法找货源摆摊丶南征北战打游击。

那个时候,从明清时期就有的一个名词,会重新火热起来,那便是「练摊」。

练摊这个词天生就带着几分戏谑和调侃,主打一个随心所欲,人走到哪里,包袱往地上一撂,摊子便开张了。

第一批真正的个体户,就是从他们之间诞生的,这些东南西北为了生活而折腾的练摊小贩,也是国内民营经济萌发的基石。

陈凡靠在椅背上,脑子里想着未来将会发生的事,片刻后,旁边电话突然响起。

他猛地回过神来,将菸头丢掉,拿起话筒放在耳边,「喂。」

「我是齐勇啊,是陈作家吗?」

陈凡立刻笑道,「齐队长你好你好,是我,好久没联系,身体还好吧。」

刚才他就是打电话给辽宁狩猎队的副队长齐勇,之前去一汽的时候,跟着狩猎队去打大老虎,当时带队的就是这个人。

前天答应周正东丶给他配药材回去泡酒,正好陈凡自己也想弄一点东西,便想到直接找狩猎队,拿第一手的货源,不仅价格更低,还可以自己炮制,比去药店碰运气强。

电话费不便宜,简单寒暄了几句,陈凡便说道,「齐队长,最近队里有什麽收获没有?」

齐勇笑道,「收获肯定有,怎麽着,你是想买点东西?」

陈凡笑了笑,说道,「瞒不过齐队长,我想要几副虎骨,髌骨最好,还有鹿茸丶人参丶……」

报出一窜药材之后,陈凡又说道,「另外要是有大皮子的话,也来可以来一些,小的就算了,用不着,只要大的,虎皮丶熊皮都行。」

齐勇边听边拿笔记录,等陈凡说完,他看着大半页纸,脸上有几分为难,「陈作家,本来你都找到我这儿来了,能办的我绝对给你办妥。

只不过,你要的这些东西,不仅种类多,而且量还不少,我们狩猎队没有那麽多的货,只能去找省进出口公司,可他们是要创汇的,……」

说着说着,齐勇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咬了咬牙,「这样,我想想办法,……」

不等他说完,陈凡便笑道,「没事没事,外汇嘛,我懂。这样,外汇不是问题,你帮我问问进出口公司那边,能不能直接把货发给我,我可以先把外汇款发过来。」

齐勇有些懵,「你有外汇?」

陈凡笑道,「我肯定没有,哪怕我能赚外汇,那美元也到不了我手里啊。不过我有个亲戚在美国,这些东西丶一大半也是他要的,这笔钱自然也是由他来付。」

齐勇一听,不禁哈哈笑道,「原来是这样,那没事儿了。你放心,只要你钱一到,我立马安排给你发货。」

秋天是狩猎旺季,赶在下大雪之前,各个省的狩猎队都频繁进山,再加上炮制也需要不少时间,这一来二去,眼下正是省进出口公司货源最充足的时候。

若是早一些,仓库里没那麽多货,而再晚几天,这些货就要发往香港,通过国内在香港的贸易公司,销往世界各地。

陈凡也是算准了时间,才会在这个时候打电话,而齐队长他们也会再次进山,再想找人就没那麽容易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