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0(2 / 2)

加入书签

而且现在他很迷茫, 他不知道以后他还要不要征讨高句丽了。对国家来说,这是需要的;可是对百姓来说,这似乎又只能带给他们痛苦, 而没有任何好处。

与嬴政和刘彻不一样, 李世民去的时候才十岁, 三观尚未形成。一古一今两段生活, 已经让他有些无所适从了。

偏偏现代生活中, 尽管是一个贫困村,但网络生活使人能接受的信息量极大。而与此同时,一年的时间又不足以让他深入学习和理解那个世界。

刚回来的时候他还没有想太多,但这一年多下来, 从十岁到十一岁, 看书太多,强记的知识太多, 也算是各方面快速成长了。

李世民学得多了,接触得多了, 想得自然也就多了。

也好在他意志坚定,虽然不时陷入迷茫,但很快也能挣脱出来。此时便立下决心,等下回去了后世,要像海绵吸水一样多学、多问,向更有学问的人请教。

他有天命,他不应该辜负天命,也不能辜负史书对他的美誉。他应该要做得更好,不然怎么对得起天命的眷顾。

此时决心已下,他没有再往郭通家去,而是让郭通把钱送回去给母亲,自己拨转了马头先回了庄园。又仔细想了一阵,他才回城去见母亲。

“母亲。”他喊了一声,就是半晌沉默。

窦夫人并不催他,只让他过来,搂在怀中一下一下的抚摸,很快将他的焦燥抚去,在母亲怀中扭啊扭的哼哼了起来:“阿娘,我好为难呀。”

“但你已经想定了,才来找阿娘,对吧?”

“嗯。”

唉,提前知道要发生的事,其实不是件好事。窦夫人心疼孩子。二郎性子开朗,让他把许多事憋心里不说本身就很难为他了,连最亲密的人也要瞒,就更不行了。

虽然李世民很多事也没告诉她,但她猜得到。既然能与秦皇汉武同列,她这孩子必是有大造化的人。

可若不是二郎自己中年起兵造反,又或是学着杨家的样子篡权,那上面就还有一个父亲。窦夫人了解自己的丈夫,他若是成了开国之君,必是要立嫡长子作太子的。

就不说有没有父子间的猜忌,光是为这个,二郎必也是不服和伤心的。而这事又绕回来了,他不是太子,又凭什么与秦皇汉武比肩同列呢?

她的孩子之间,必定有一场争斗,而她早早死了,没有看见这一切。二郎在自己面前心虚,不敢说。不然早竹筒倒豆子,兴奋的讲个底掉了。

这样想着,她手上力道未变,柔声道:“你想做什么?”

“原来那两位陛下都跟我说,上好的粮种留到日后自己用,那也是一种祥瑞,极得民心的祥瑞。”

“嗯。”

“所以我看一时用不着,当时他们用钱也紧张,就把你给我的首饰先给他们换钱用了,各类粮食的种子,他们买回来,我就抓了一些放着,不多。”

“嗯。现在呢?”

“可是现在我想,我一定要这祥瑞吗?”

李世民从母亲怀里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