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9章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2 / 2)

加入书签

每个时辰鸣响?

我尼玛的,这踏马不就是自鸣钟吗?

既然是徐达和常遇春在大都的大明殿里发现的,那就说明是元朝时期制造出来的,那後来怎麽就没有了,反而是欧罗巴那些蛮子们先搞出了自鸣钟?

到底是大明时期就已经失传,还是建夷鞑子又干了什麽丧尽天良的破事儿?

杨大知县一边在心里胡乱琢磨着这些乱七八糟的破事儿,一边带着朱标来到了明伦堂。

朱标的注意力很快就被明伦堂的窗户所吸引。

明伦堂的窗户用的不是纸也不是绢,而是杂色且透光度不怎麽好的玻璃。

问题是再怎麽差劲的玻璃,也总比纸和绢糊的窗户要强许多。

最起码这种窗户不惧雨水也不会透风。

嗯,这就是姐夫嘴里说的穷县,都踏马穷到给明伦堂的窗户安玻璃的穷县。

正当朱标暗自腹诽时,杨大知县又笑着说道:“这些都是百姓家里的孩子,其中有几个不错的好苗子。”

朱标心中一动,杨大知县却又继续说道:“正所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几天正是文庙书院里组织考试的时候,殿下很快就能看到这些孩子们的成绩。”

朱标想笑。

想放声大笑。

有几个不错的好苗子?

正好是组织考试的时候,很快就能看到他们的成绩?

啧啧,原本还想着该怎麽开口弄走几个,这下子好了,理由都是现成的——那个,小弟感觉他们确实是读书的好苗子,不如让小弟把他们带回京城读书吧。

到时候挑几个年龄稍微大一点儿的,让他们一边读书一边在詹事府里给孤打工,姐夫你愿意怎麽折腾就怎麽折腾,反正小弟手下有你宁阳县的人手可以使唤。

孤可真是太机智了!

心里狠狠的夸奖自己一番后,朱标便笑着说道:“那就有劳姐夫了。”

瞧着嘴角怎麽綳都綳不住的朱标,杨大知县也多少有点儿想笑。

宁阳县的孩子,是你朱标说想弄走就弄走的?

最起码你得问问这些孩子愿意不愿意,问问人家孩子的父母愿意不愿意,总不能因为你是太子就可以强抓壮丁。

哎呀,看着宁阳县这麽多读书的好苗子却带不走,不知道你朱标的心里会是个什麽滋味儿?

杨大知县越想越是开心,乾脆带着朱标绕过了明伦堂,往文庙的後院存放试卷的屋子走去。

托了朱标的福,宁阳县现在有纸坊,被朱标忽悠来宁阳县做教书先生的吴彦虎丶陈墨和吕鹏外加二十六个童生已经有纸可以用,不必再像刘寒和耿二他们那时候一样用小黑板。

杨大知县找出一份试卷,打量了几眼之後就递给了朱标:“殿下且看,这份试卷就是给十岁以下孩子准备的,基本上就是《洪武正韵》里面关於切韵的一些问题,还有《洪武算符》里面一些简单的加减法。”

“只要能把这些切韵的题目都做对,就说明这些学生已经真正掌握了如何切韵识字,以後哪怕遇到不认识的字,也可以通过翻查《洪武字典》来学习。”

“至於这些简单的加减法,只要这些学生能够全部掌握,接下来再学习乘除法就会简单很多,以後日常生活当中也足够他们用了。”

朱标接过试卷看了一遍,随後满是好奇的问道:“那接下来呢?要怎麽考试?”

本站采用Co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阅读记录」和「书架」, 所以清除浏览器Co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 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阅读进度消失哦, 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 以防找不到正在阅读的小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