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2 / 2)

加入书签

***

曲榛宁的祖父退休前曾是某美术学院国画系的教授。

为人保守到古板,无论对学术还是为人处世,都秉持着一套拥有私人标准的教条,是各种意义上的老古董。

受他老人家的影响和教育,曲家整体的家风都很传统,小辈们不得不遵守一些奇奇怪怪的规矩。

其中有个极为现成的例子。

曲祖父认定男儿应“先成家后立业”,执意要求曲榛宁老爸比照老一辈的人生轨迹,二十来岁早早成家,结婚生子。

或许从小到大的整个人生都由父亲指挥安排,曲榛宁的老爸很早妥协,放弃反抗,成为一个没什么主见,很是随波逐流的人。

听从父亲从小在耳边的教育,他不到二十五岁就娶了曲榛宁的妈妈,组建家庭,并有了曲榛宁。

曲祖父做爷爷时很年轻,五十出头,按他老人家那一套,七老八十抱重孙是没问题,再好好养生养得长寿些,后辈那边时间卡一卡,说不定能五世同堂。

与之相比,谈迟那边两代人的时间跨度就很大了。

他父母因工作和身体原因一直没要孩子,三十好几才有的他。以曲家的标准看,这都算老来得子。

谈父跟曲祖父年纪相当,年轻时是至交,后来因生活际遇各奔东西,有好一段时间失去联系,直到曲祖父退休前几年,才因为凑巧住在同一个小区成为邻居,而延续上多年前的交情。

曲祖父为人刻板,朋友不多,退休后跟谈父最聊得来,平时一起喝茶叙旧下棋遛鸟,对于这段失联了小十几年的友谊,似乎都格外珍惜。

两家成为邻居那年,曲榛宁才六岁,刚上一年级。

谈迟当时已经在念高中,他平时住校,每周回一次家,大部分时间都在看书学习。

这导致曲榛宁已经跟谈爷爷很熟悉了,拿了好多次爷爷的糖果,也没见过长辈们口中品学兼优的小谈叔叔。

两人第一次见是在曲榛宁家。

具体细节本人已经忘得七七八八,只能回想起一些片段。

他还记得谈迟好像穿着蓝白相间的宽大校服,袖子卷到手肘,手臂看起来又瘦又有力,轻轻松松就能把他抱起来。

谈迟倒是记得很清,说过很多次初见的场景,说当时觉得曲榛宁很乖很爱学习,也很爱炫耀。

给第一次见的陌生大哥哥看考了九十分的数学卷子,数字写的很好看,圆溜溜的,也很用劲儿,字迹印在纸上,摸上去凹凸不平。

也很活泼,自来熟。会跟谈迟要抱抱,在他怀里扭来扭去寻找最舒服的位置。

谈迟这么描述时,大抵是带了一丝调侃逗弄的意味的。

说没见过曲榛宁这么可爱的小朋友,小小一只,软绵绵的,身上有一股宝宝面霜的味道,香香的,给抱也给捏脸颊。

初见之后,两人交集并不多,直到谈迟高考结束被送到曲榛宁家里跟曲祖父学画。

上课是固定时长,课间休息跟小孩子玩则并无明确的时间界限。

尤其曲榛宁的父母都有工作,谈父自己找曲祖父休闲,总让谈迟带着小孩儿玩。

谈迟常常很早来曲榛宁家,下午才回去,会带曲榛宁上街,给曲榛宁买好吃好玩的,某些晚上还会留在曲家给小孩讲故事,睡在一张床。

说两人一起长大,不如说是谈迟看着曲榛宁长大。

曲榛宁从小叫谈迟叔叔,养成习惯,实则不把谈迟当叔叔,也不把他当哥哥。

在曲榛宁眼里,谈迟不等同于曲榛宁的亲人、朋友,却比任何人都重要,是需要单独列出的特殊存在。

第6章 在楼下等你

短暂地陷入回忆,再回过神来,众人还在等曲榛宁的“展开说说”。

曲榛宁不知怎么,就觉得说不出口,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挤出一句:“反正他就是我叔叔啊,从小就认识,所以才熟悉一点,没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