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7章 军校的构想(2 / 2)

加入书签

倒不是李牧那个老大当的不好,主要是留在广西,大家的位置已经走到了上限。

其他地方,可以搞一堆参将丶副将之类的非常设岗位,但是广西省不行。

在广西划一个府作为驻地,让地方衙门协饷,纯粹就是天方夜谭。

地方官员把百姓榨乾,也凑不出大军所需的钱粮。

集中全省的力量,能养活一营战兵都算不错了。

留下来就只能窝在卫所中,现在是战争时期,有朝廷的资源倾斜,暂时还看不出差距。

一旦战争结束,卫所将领和募兵将领的差距,就会迅速被拉开。

想要往上走,就必须从卫所中跳出来。不然就只能苦哈哈的种田,升官发财是不存在的。

内部资源不够分,那就只能往外面走。留在江南地区,总好过去九边搏命。

「你们李指挥使的意思,是让本侯把他们全部安置下来?」

舞阳侯关心的问道。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名单这些人,虽然半数都是他曾经的旧部。可相互之间的联系并不多,中间还隔了一个李牧。

涉及到重大人事调整,必须要把事情搞清楚。不然一下子抽走了这麽多将领,把广西军给搞废了,那可就不好收场了。

「总督大人,我家大人让您看着安排。如果方便的话,最好能够全部安置下来。

地方不一定都在浙江,广东丶福建丶湖广丶江西这些地区,只要有空缺都可以安排。

如果是南直隶那边的话,需要暂时缓一缓。等局势稳定之后,再进行任命也可以。」

兰林杰忐忑的说道。

一次性涉及二十多名高层将领的调动,早就超出了他的认知范畴。

正常情况下,这种层次将领的任免,都是下面进行举荐,经兵部和都督府进行审核没有问题,上报给皇帝决定。

本质上,三品以上实缺武将的调动,最终人事权还是在皇帝手中。

调动一个都这麽麻烦,何况是一次性调动二十多人。

当然,这些人都是勋贵子弟,祖上都是大虞流过血的,身世背景调查全是加分项,只要功绩够了,审核那一关不会卡人。

「那好吧,本侯尽量安排!」

舞阳侯平静的说道。

一次性推这麽多人上去,已经不是简单的人事调整,还涉及到了政治。

看似是为了大局考虑,实际上也是在拆分广西军,避免地方军镇做大。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还隐藏着一条暗线——向勋贵集团纳投名状。

不同于其他混吃等死的外戚,舞阳侯是有军功的,尤其是歼灭白莲圣国中央政府后,他就脱离了普通外戚的范畴。

宫中的太后姐姐,已经答应帮他游说皇帝。等到战争结束后,他有很大概率获得军功爵,到时候就是正宗的勋贵。

不过成为勋贵,不等于就能被勋贵集团接纳。在此之前,他还要一次行动表明政治立场。

能出现这次合作,纯粹是各取所需。

勋贵集团的声势看似挽回了不少,可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依旧有限,需要舞阳侯的加入。

对舞阳侯而言,外戚虽然尊贵,但持久性太短了。再怎麽显赫,几十年后都会衰落。

相比之下,勋贵集团的持续时间就要长的多。只要自己不作死,爵位就能一直流传下去。

哪怕中间衰落了,后辈子弟只要有能力,就可以迅速重回朝堂。

看名单上的将领就是证明,里面很多人都是勋贵旁系。其中一些家族早就脱离了权力中心,可是子弟在提拔的时候,还是受到了照顾。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他已经打定主意,尽快把人事任命运作下来。

在官场上,举荐可是相当于再造之恩。

如果他不出手,朝中的其他勋贵大佬出了手,这份人情就和他没了关系。

后面再想和这麽多勋贵家族扯上关系,那就不是简单的一封奏摺,能够搞定的。

……

广西大营。

大量的将领即将离开,李牧也开始物色接替之人。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非常骨感。

在过去的两三年时间里,他培养出来的嫡系不少,可是能够胜任高层将领位置的,却是寥寥无几。

自身能力受限是一方面,更棘手的是一时半会儿他没有能力,把众多亲信送到位置上去。

不同于提拔勋贵子弟,他只需要举荐人就行了,后面自然有人帮忙运作。

换成草根将领,想要通过任命,那就需要他亲自出手运作。

千户以下的将领还好说,战争时期讲究效率,朝廷审核的不严。

更高层次的将领,都要经过层层审批。军功只是入门的底线,将领的身世背景丶人品丶外界的风评,都是考核条件。

把没有任何背景的千户,一下子提拔到卫指挥使的位置上,还是一次性提拔数人之多,分明就是唯恐外界不知道,他在培养亲信。

估摸着担任左右都督的岳父叔父,收到消息之后,能直接从京师杀过来拿鞭子抽他。

在规则体制内,培养亲信自然是可以的,但必须按照游戏规则来。

破格提拔任用,要麽立下了大功,要麽有大背景。

略微迟疑了片刻之后,李牧想到了主意。亲信肯定是要提拔的,但是不能直接放主官位置上去。

从千户到卫指挥使,中间的跨度实在是太大。换成指挥佥事的话,可操作性就大增了。

一样属于破格提拔,可朝廷对主官和属官的考核标准,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卫所部队不受重视,加上战争年代的特殊时期,朝廷大概率会卖他这个面子。

至于主官人选,那就继续用勋贵子弟顶上。虽然后面这些人,能力不及离开的那些,但也不是什麽大问题。

最起码自己选的人,能力底线是有的,并且会按他的意志执行命令。

等到功劳积累的差不多了,他们自己就会离开,不会留下来争夺部队的主导权。

不过这麽一来,他这里就成了勋贵子弟的培养营,专门为大虞输送勋贵将领。

短暂的迟疑之后,李牧果断决定就这麽干。不光要任用勋贵子弟,还要吸引更多勋贵子弟过来。

培养勋贵将领这种事,看似在替朝廷做嫁衣,实际上背后隐藏的利益太大了。

各家有子弟在这边,他们就必须往这里投入资源。偶尔有出格的举动,他们也会帮忙善后。

这些只是前期的好处,真正的收益还在后面。

对有能力的勋贵子弟来说,参将丶副将只是仕途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远没有到达极限。

后面熬资历,都可以熬到总兵位置上去。

要不了十年,这个团体就能成为大虞军界,最大的一座山头。

有这个团体做掩护,他培养亲信的事情,就没那麽扎眼了。

内心深处,李牧已经有了全盘计划。后续要把募兵和卫所兵,进行一次拆分。

「勋贵子弟军校」放在募兵中,摆在台面上给大家看,嫡系亲信往不起眼的卫所中塞。

广西养不起一镇募兵,那就拉着广东一起干。他都做出了这麽大的牺牲,担任两广提督总不过分吧!

往后募兵规模,控制在两到三万即可。既能保持一定的威慑力,又不至于遭到皇帝的猜忌。

至于卫所军队,则慢慢换上自己人。

卫所主官前期由募兵中勋贵将领兼任,不过他们的主要工作必须放在募兵训练上,只挂职不履任。

这种送上门的好事,没有人能够拒绝。品级先上去了,对后续的提拔任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卫所具体事务,则交给副手们干。

立下了足够的战功,离开的时候可以参将起步。中间能节省好几年时间,妥妥的一个大人情。

倘若天下太平,他就是大虞朝的大忠臣,勋贵少壮派的领袖。

真要是到了王朝末年,或者是皇帝突然看勋贵们不爽,想要屠戮功臣,他也有自保的力量。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