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5章 出人头地(2 / 2)

加入书签

实际上,人家在长安的门路非常广,而且可以直接与圣人单独联系。

但是呢,这次想要离开,还真就需要李瑁帮忙,因为圣人不希望他走,而他的鸿胪卿,又被杨话给占了,如今在长安并没有职事。

能够拍板让他回京的,也就是李林甫了,但他与李林甫交情不深。

人这辈子有起有落,有降必有升,杜希望都体会过了,如今年老,只想图个安安稳稳,不想再有起伏了。

奋斗了一辈子,也该躺平了。

像这样的大捷,必然是五百里加急,驿卒们也乐意玩命的将捷报送回长安。

虽然大家真的希望能够在一起多聚聚,共同庆祝这样欢庆的时刻,但是防务在身,由不得他们滞留。

大斗军丶宁寇军丶玉门军第一时间开拔,返回陇右,毕竟当下的陇右防线是空的。

虽然所有人都明白,吐蕃绝对没有卷土重来的能力,但还是要以防万一。

赤水军三部人马,眼下都驻防在鄯州附近,这是李瑁最为头疼的。

三个将领嘴上不说,其实心里面都有诉求,他们留下,就是希望李瑁能帮他们解决麻烦。

盖威经此一役,对李光弼怨气极大,两人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而李光弼,希望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执掌赤水军。

「隋王回到长安,想个办法将这个人调走吧,他不是立功了吗?给他升官,

让他走,」

盖威带着自己的几名心腹将领,眼下就在李瑁的小屋内喝酒。

屋子本来就不大,眼下更是拥挤不堪,但是呢,这样拥挤的环境,反而能促进大家的感情,因为李瑁抬手就能摸到盖威的大腿,一些微妙的肢体语言,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

李瑁皱眉道:「不要再有这样的牢骚了,李光弼是圣人放在河西的,谁也不能将他调走,你跟他对着干,对你没有好处。」

盖威一脸怨愤道:

「他没将我赤水儿郎的命当做命啊,绥和城为什麽会出现那样的局面,说到底,就是他不在乎儿郎们,拿大家做诱饵,战果虽然是好的,但是不能一概而论,他不是活捉索达赤了吗?圣人必会令他入京献俘,隋王想些办法将他留在长安,不要让他回来了。」

李瑁敢答应吗?不敢的。

事实上,李光弼在河西,对盖嘉运父子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至少基哥心里有谱,河西还有朕的人,你要将李光弼弄走,那麽距离圣人弄走你爹,也就不远了。

河西方面,习惯了上上下下都是自己人,那麽对李光弼这个外人,自然是非常排斥的,何况李光弼与盖嘉运有杀父之仇,留这样一个人在身边,盖威肯定不乐意。

他甚至都想过,找个机会将李光弼灭口。

别以为人家不敢,藩镇将领的胆子,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

李瑁在鄯州,都担心自己被刺杀呢。

「这只是你自己的想法,盖帅也不会认同的,等你回去了,好好跟盖师谈一谈,听一听他的看法,」

李瑁拍着盖威的大腿道:「这世上很多事,都不是可以由着自己的心意来的,大多时候都是不如意。」

李瑁也没有断然拒绝盖威,因为要考虑对方眼下的心境,李光弼的那支赤水军折损最重,盖威不爽是可以理解的,正在怒头上,李瑁也不方便过于强硬,只是劝说对方返回凉州之后,多跟他爹聊聊这件事。

盖嘉运是个明白人,自然会管好自己的儿子。

盖威叹息一声,举杯向李瑁敬酒。

他来李瑁这里之前,哥舒翰找他谈过,大概是希望能够主持伏俟城的防务,

而哥舒翰的表态,意思再明显不过,我不想留在赤水军了,想去伏俟城,主持西海防务。

做为此番大战,大唐新开拓的一大块领土,哥舒翰想要坐镇,必然牵扯到一件事,那就是设立新军。

盖威也将这层意思传达给了李。

不得不说,哥舒翰这一招非常高明,人家也想上进,又清楚赤水军是盖嘉运的自留地,继续留下,权力有限,那麽设置新军归他节制,自然就是他的全新班底,而且又处在河西防务最前沿,职责非常之重,是一个积赞功勋的绝佳之地。

而这件事,李瑁是可以说了算的。

「你希望他去吗?」李瑁私下一块羊腿肉,递给盖威道。

盖威点了点头:「哥舒翰这个人还是靠得住的,不然我阿爷也不会用他,伏俟城地理位置非常关键,可覆盖贼境千里之地,是需要早做打算的。」

伏俟城做为吐谷浑当年的首都,自然是青海一带最为关键的一处据点。

这一次要不是因为吐番大军都集中在陇右一线,也不会这麽轻易就将伏侯城给丢了,可以说,伏俟城归入大唐,是此番大战最大的战果。

城内本来就贸易发达,而且人口众多,是周边两千里范围之内最大的货物集散中心,而且这个地方由大唐来管,城内居民完全不会不适应。

因为吐谷浑本属鲜卑族慕容部,汉化程度非常高。

眼下的当务之急,确实是需要考虑伏俟城的驻防问题,哥舒翰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要抢在别人之前,第一个开口。

李瑁沉思半响后,道:

「这个事情,明日拿到会议上好好的议一议,前期伏俟城的驻军,肯定是要从其它方面抽调一些的,不足的,再由新募补上,设立新军,非同小可,需要慎重。」

盖威见李瑁答应,点头笑道:

「正是因为这个地方太过重要,我们才不希望派一个外人去,哥舒翰在河西也有四年了,信得过。」

设立新军,会为朝廷增加一笔巨大的开支。

所以这支新军建制应该如何,是需要好好商量的。

首先要考虑的自然就是防务属性,我放多少人,可以守好这个地方,这是最重要的,另外一点就是,放多少人,朝廷不吃亏。

伏俟城不同于河西其它地方,这里的田亩少的可怜,周边水源众多,河流覆盖,草场繁茂,是西北地区一块非常适宜游牧的地方。

那麽从这个地方赚钱,主要两个方面,一个是城内的贸易,一个是在游牧部落身上打主意。

朝廷可以充许伏侯城自给八成,朝廷补贴两成,多了就不要想了,所以伏候城的驻军,需要维持在一个我依靠本地赋税差不多可以供应得起的地步。

游牧,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可以赚钱的是马,但实际上,是羊牛等牲畜。

依靠马来放牧不假,但放牧放的是牛羊。

西北通往长安的官道上,牛羊等牲畜一直都属于大宗贸易,西海羊的肉质更为鲜美,在长安属于贵族们宴会上的珍。

同样是羊,它比关中本地羊贵了一倍。

哥舒翰很精明啊,太会挑地方了,坐镇伏俟城,绝对是一个肥差。

李光弼眼下,就等着院子外面,他也是来求见李瑁的。

但是呢,隋王屋子里有客人,他自然需要在外面耐心等着。

如果这里是隋王宅,他至少都有一个歇客室可以坐下喝杯茶,慢慢等,但在节帅府,没那麽大地方,而李瑁的小院内,遍布守卫,对每一个外来人都会严加盘查,自然不会随随便便让你进去。

守在门口的侍卫,是马敦和胡四,此刻也是冷眼打量着李光弼,与盖威刚才来时候的态度,截然相反。

直到傍晚,院内脚步声传来,盖威带着众将出来了,走到门口的时候,拍了拍两个门卫的肩膀:

「老马丶老胡,把招子都放亮点,别让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进去。」

马敦和胡四咧嘴一笑。

说罢,盖威看都没看李光弼一眼,大摇大摆的走了,但是他身后的马荣,留下来跟亲大哥马敦聊了起来。

既然客人都走了,李光弼也该进去了,但是马敦一点没有放行的意思。

宰相门前三品官,人家一点都不带鸟李光弼的。

而李光弼知道对方在有心拖延,也没有开口出声,就这麽站的笔直,千等着。

大概半个时辰,裴迪从外面办事回来,见到李光弼之后,又警了一眼马敦三人,二话不说,上前拉着李光弼进门了。

李瑁第一次西行,他们俩都是随行人员,自然是有些交情的。

「怎麽样,在河西不好做吧?」裴迪带着李光弼直接往李瑁的寝院走去。

李光弼笑道:「哪里都不好做,但事情总是要做的。」

「你有这个心态是好的,」裴迪点了点头:「我们府主也想见你,你来的正好。」

寝室外的院子里,眼下正在煮羊肉,大锅架在火上,热气腾腾,咕嘟咕嘟。

李瑁已经不在屋里了,守在锅边端着一个大碗,就等着下手捞肉呢。

无论在什麽地方,大家一起吃东西,必然是最有身份的那个人先动筷,李瑁不下手,这口羊煮老了也没人敢吃。

「光弼来的正好,」李瑁将刚刚从锅里夹出来的一块大腿肉,连碗一起递给李光弼。

「不敢不敢,隋王先用,」李光弼赶忙推辞。

李瑁哈哈一笑,硬塞给对方道:

「尊者赐,不可辞,光弼此番之功业,到了长安,宰相都得亲迎,这都是你应得的。」

说罢,李瑁从武庆那里接过一只新碗,又捞了一块羊肉后,来到台阶上坐下,指了指身旁的位置,朝李光弼道:

「来,坐下吃,咱们边吃边聊。」

李光弼点了点头,就这麽坐在李瑁身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