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5章 三大理财官员(2 / 2)

加入书签

「窦家在窦的事情上面吃的亏,明里是来自隋王,实际上,是来自圣人,

圣人要保的人,别人杀不了,圣人要杀的人,别人保不了,说到底,窦是圣人杀的,以此给窦家一个警告,而窦铭当年极得圣人器重,可惜站错了队,他被牵连,其实是有些冤枉的,圣人也心知肚明,所以默认窦铭激流勇退,放弃大好前程,那麽如今一个选择不站队的窦铭,老夫也是动不了的。」

「吃一堑长一智,难怪这麽多人,就只有他一个人看得明白,也是真心在为财政着想,」武明堂笑道:

「原来是不敢站队了,窦家就是逼死他,他也不敢了。」

李林甫摆手道:

「也不尽然,老夫虽与张九龄政见不和,但说到底,我们都是为了圣人,为了大唐,所以张九龄的幕僚重新入仕,我一个都没有拦着,因为我知道这些人是千实事的,窦铭留着有大用,不过在此之前,老夫需要杀鸡猴,好让他们知道,我李林甫说一不二。」

说罢,李林甫看向跟他一起来的吉温道:

「子时抓人,罪名你自己定,关进万年县狱,没有本相手令,三法司不得提人。」

吉温点了点头,随后朝着两名武氏贵妇揖手之后,便默然告退。

这小子现在极得李林甫器重,原因并不是像历史上那样可以帮李林甫对付政敌,他当下还不够格,而是因为他的表哥是李巨,还是亲表哥,他从李巨那边套出不少有用的消息。

「十八郎曾经三次跟我提过这个人,吉温对吧?万年县尉?」武明堂望着吉温离开的背影道。

李林甫讶异道:「隋王怎麽会对他有印象?」

武明堂正色道:「此人不一般啊,我今夜也是初见,但他已经引起我的注意了,他刚才在帮右相拂去身后的飞蚊,动作轻柔,眼神纯净,怎麽看也不像是一个刑名,难怪十八郎会记着他。」

这就是反差感,吉温是县尉,突出一个狠辣无情,但是刚才的表现,却像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君子。

武明堂知道,李林甫眼下手里有两个得力的刑名,一个罗希爽管看大理寺狱,一个吉温管着方年县狱,罗希爽看面相就是个狠人,但是吉温看不出来。

李林甫要对付谁,将来肯定是从这两个人的部门定刑量罪。

「你刚才说要拿的人,是谁?」武落庭好奇道。

李林甫笑道:「就是那个元玮,明堂不是说不让他回洛阳吗?洛阳是人家的家,怎麽可能不回,所以老夫便代劳了。」

「什麽理由呢?」武明堂笑道。

李林甫道:「老夫真的想不到,所以交给吉温了。」

武明堂低头一笑:「有劳右相了。」

「自己人,客气,」李林甫道。

李琦已经要返京了。

咸阳距离长安,半天的路程,但是他用了一天,因为他不敢骑马,怕受风,

脸上遮盖面巾,坐在马车里回来的。

那头大独公比他早五天送入长安,但是并没有腐坏,因为李隆基派人将其放干血之后,送进了地窖冷库,等着李琦在六月初一,献上贺礼。

他没有回十王宅,而是与妻子住进了隋王宅。

他的假期名义上还没结束,可以暂时先不回去,因为回去了,不好出来,手续太复杂了。

郭淑丶咸宜等人将李琦夫妇迎入府中之后,便一直在关心李琦的伤势,咸宜也是哭的收都收不住。

中书门下,李林甫丶李适之丶裴耀卿等等大官,也全都过来探望,一天之内,隋王宅的门槛就没有乾净过,这边刚清扫了,立即便有人来了。

这样的探望,是符合圣人心意的,所以大家没有什麽忌讳,就连平日里与李瑁没有来往的那些公主们,也都来了。

毕竟是至亲,李琦出了这麽大的事,她们不来探视,实在说不过去。

面子上和和气气,李瑁和郭淑笑脸相迎,笑脸相送。

场面上事情,要按照场面的规矩的来办。

「盛王英武无敌,斩此妖物,名震天下,圣人这几日总是挂在嘴边,尝问禁军可有匹敌盛王之勇士也,众将答日:无......」王准绘声绘色的描绘着他在宫里的所见所闻。

重点突出了一个妖物,因为眼下长安都是这麽传的,但是他还没有亲眼见过那头凶兽,刚才已经询问了李琦半响了。

他是李琦的狐朋狗友,今日与李林甫的六郎李丶神鸡童贾昌丶道土王皎等人一道来的。

李琦的朋友圈就是这类人,但是不要小看他们,道士王皎都能忽悠牛仙客。

不得不说,妖物这个词用得好啊,正如高力士预计的那样,李琦如果猎杀的是一头野猪,那麽受伤的事情便是不吉,如果是妖物,那便是大吉大利。

如今长安关于这件事情的疯传,全都是在赞颂李琦的武力,已经忽略了他脸上挂彩的事情。

庆王李琮丢人,是因为被所伤,是什麽,一种猴子。

而李琦是妖物,听着都玄乎。

李瑁没有参与这些人的聊天,而是去了属官院探望郭幼明。

「伤在骨头,一季之内,去不了皇城了,」郭幼明道。

实际上,骨折这种事情,过一个月,是可以拄着拐杖行走的,再不济也可以坐轿子嘛。

但是,皇城不允许,拄拐有损皇城的威严肃穆,坐轿子,你又不够格,所以郭幼明还真就进不去。

「别管那些了,你安心养伤,我就不信他有胆子换锁,」李瑁说道:

「但是我既然回来,左卫的帐目还是要有人处理的,你手下哪个人适合?」

郭幼明道:

「我不在,诸事可托付第五华,他是我兄长旧人,曾在进奏院任职,如今被我带去了左卫,是个文吏,不过有个弟弟攻于财赋,钻研富国强兵术,是个大才。」

李瑁顿时愣住了:「他那个弟弟叫什麽?」

郭幼明道:「明经入仕,现任北海郡录事参军,叫第五琦。」

好家夥,竟然是他?李瑁多少有些意外之喜了。

第五姓,可不是外族姓氏,这是地地道道汉人,源自于战国时期的齐国王室,本姓田。

刘邦建立汉朝之后,担心齐地由氏不安稳,于是将他们打散为八支迁徙各地,从第一到第八,便成了他们的姓氏。

第五姓,这是正儿八经的山东人,老家临淄而第五琦,是唐肃宗时期三大理财官员之首,第一是他,第二刘晏,第三大白屁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