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劳民伤财(1 / 2)
第316章 劳民伤财
历史上记载,新丰驿是在天宝二年被废除的,一部分原因,是距离骊山华清宫太近,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唐玄宗在华清宫以北,分新丰丶万年县地设立会昌县,新丰仓搬到了会昌,新丰驿搬到了渭南。
等于是将新丰县拆分打散了,毕竟这个地方又有仓又有驿,距离京师四十里,威胁太大。
在我大中华,每一个地方能不能发展起来,往往取决于地理和资源,其中以地理更重。
如果你是交通要道,山水形胜之地,那麽五千年历史当中,你一直都在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样的地方在华夏数不胜数。
如果你不占这一条,就得有资源,如果连资源都没有,那麽这个地方,基本上是发展不起来的。
不管振兴的口号喊的多麽响亮,你都发展不起来。
而新丰县,是一个在历史上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地方。
这个地方,便是后世的西安市,临潼区。
有仰韶文化时期的姜寨遗址,烽火戏诸侯,鸿门宴,秦始皇陵,华清池,西安事变。
李瑁在县衙内见到了杜鸿渐,后者满脸疲惫,一看就知道,他在这里过的不太顺心。
「好在我还能管的了北仓,否则那些军械就会被发现,」杜鸿渐小声朝李瑁汇报导:
「大隐隐于市,任韦坚想破头,也不会想到他的眼皮子底下,会有这样一批要命的东西,隋王放心,即使被查到,我也有办法推到韦坚身上。」
新丰仓,是一座超级大仓,属于是货仓,而在它东面华阴县的永丰仓,那是纯粹的粮仓,归户部管。
货仓是不可能集中在一起的,新丰仓只是它的统称,其实是由大大小小二十馀座仓场组成,每一座仓场储存的货物类别不一样,因为他们的存储条件就不一样。
布帛跟牲畜,你总不能放在一块吧?猪屎味的锦缎,它也卖不上好价钱啊。
而新丰北仓,是被县衙徵用,用来存放县城官仓多馀的物资,其实也归韦坚管,因为韦坚是京兆尹。
但是韦坚没有那个闲心去管,也懒得管,毕竟北仓听起来好像是大仓,实际上几乎是新丰仓最小的仓场了。
「我知道你担着天大的风险,所以让杨洄给你出了一份公文,免得让人怀疑,」李瑁道。
军械进仓,自然会被很多人看到,虽然杜鸿渐是夜里偷摸摸乾的,但总是需要一个藉口,所以军器监的公文上,写清楚了这是军器监暂时存放在这里的。
那麽仓场的人就不会乱想,而杜鸿渐会安排一些自己人进去,再施以厚恩,
确保仓场中的人对此事守口如瓶。
几番聊天下,李瑁也大概了解了新丰县当下的近况,以及束缚杜鸿渐的一些人和事务。
「来之前,我见过右相,」李瑁道:
「如果你只是一个县令,在新丰这个地方是施展不开的,所以给你要了一个使职,叫做新丰仓使。」
唐朝,是一个将使职用到极致的朝代,各类使职称号层出不穷,很多都是临时造词。
使,伶也,伶者,令也,也就是说,你是接到命令,临时去做一件事情。
那麽新丰仓使,就很好理解了,这个地方暂时是我说了算。
这正是李林甫和李瑁针对韦坚,而下的一步大棋,虽然说新丰仓在整个两京走廊水陆线当中,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韦坚也决不充许自己失去对这个地方的控制。
丢了容易,夺回来会很困难,因为杜鸿渐一旦接手,第一件事就是换人,将韦坚的人全部更换,韦坚将来就算夺回来,第一件事也是赶紧将自己人再弄回去。
这多麻烦?
所以啊,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杜鸿渐接手。
中书门下任命使职官员,是要授节的,所有的使职官员都有节,这是信符,
没有这玩意就是名不正言不顺。
与军事有关的族节,是龙头,与农耕仓有关的,则是麦穗。
李瑁这次来,已经将族节给带来了,但是韦坚还不知道,他在今天的偃月堂议事中,听到李林甫这个提案后,全力反对无果,于是乾脆派人守在明德门,只要看到出城授节的官员,就拦下来,通报他之后,他亲自去阻人。
他是绝对不会让杜鸿渐染指新丰仓的,而他阻拦的理由也是名正言顺,新丰仓是转运仓,老子是转运使。
李与杜鸿渐聊了一阵后,便直接带上对方,赶往分布在县城内外的各个仓场。
新丰县,县城没多大,但是仓场与驿站的规模,那是相当大,这里也是长安贵族子弟常常光顾的地方,这里因为仓和驿的存在,配套设施以及各类娱乐场所,相当齐全。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这里也出产美酒。
正所谓远近赌,不敢在长安找妹子的,全跑这里来了,热闹程度可想而知。
只看李瑁所配备的侍卫队级别,街道上的很多贵族便能大致猜到李瑁的身份,嗣王级。
他们不会联想李瑁是亲王,是因为亲王都在十王宅。
随着李瑁招摇过市,韦坚派在这里的负责人,也第一时间派人打探李瑁的来历。
这个人叫崔成甫,与韦宝兰,是当下韦坚留在新丰县的两大心腹,崔主管新丰仓,韦宝兰是新丰县尉。
「就是李瑁,他往众仓去了,杜鸿渐跟在屁股后头,手里有节,」韦宝兰着急忙慌的在利人仓见到了崔成甫,道:
「赶紧派人通知京尹,我去拦一拦。」
崔成甫一听到李瑁的名字,心知今天事情不小,担心道:
「你能拦得住吗?嗣彭王都挨过他的鞭子。」
韦宝兰着急道:「能阻他多久算多久,他总不能打死我,请京尹务必要尽快赶来,只有他能拦得住。」
说罢,韦宝兰便匆匆离去。
新丰仓下面的仓场,名字非常多,从仓名大概就能猜到里面存储的都是些什麽货物。
比如李瑁去的众仓,属于最下等的货物,在大唐,也叫贱货,但并不是代表它们没有价值,正所谓卖物以贱为贵,买物以贵为贱,贱货,是指当下的价格低廉,并不代表将来不会涨价。
而利人仓,就是贩卖奴婢的。
崔成甫今天之所以在这里,就是因为他在给王挑选一些奴婢,这是韦坚的吩咐,挑最好的,给人家送过去。
他以为韦宝兰应该已经去阻拦李瑁了,但是没曾想,李瑁接下来冲着利人仓来了。
你到底是去拦了,还是故意躲开他?
崔成甫来不及多想,赶忙带着人去往仓场大门。
他赶到的时候,门已经被打开了,杜鸿渐手持旌节策马而入,见到崔成甫之后,下马笑道:
「崔县尉,我奉诏接手新丰所有仓场,你的人可以先撤出去了。」
没错,他也是个县尉,陕县县尉,隶属于弘农郡,也就是韦坚兼任的陕州刺史,现在叫弘农郡太守。
崔成甫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看向大门两侧鱼贯而入的两队侍卫,以及杜鸿渐身后不远处,那名高坐马上,正在四处张望的紫衣青年。
片刻后,崔成甫道:「我看看诏书。」
杜鸿渐微笑递给对方。
没错,是中书门下的印,眼下圣人不问国事,尽托付于李林甫,中书门下出的任命公文,就算是诏命了。
接着,崔成甫又验了牌籍和印玺,还仔细看了看那枚旌节,确认无误后,这才镇定道:
「既然是右相的令,我自不会阻拦,我这便禀报韦京尹,让他派人来与杜县令交接,你且稍待半日。」
杜鸿渐笑道:
「我持有符节,不需交接,崔县尉尽管将人撤走便可,等到韦京尹来了,我自有详细通禀。」
一座仓场,分工明确,大多都是本地老人,但是你想控制这个地方,就必须将自己的人弄进来,而杜鸿渐所说的让崔成甫的人撤离,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原先就在这里负责仓场存储维护以及档案记录的吏员,是不能走了,他们走了,这里没人了。
崔成甫赔笑道:
「杜县令就不要为难我了,你也知道,我的本职可不在这里,只是暂时受命于京尹,担着一些事情,大事上我是做不了主的,你就等一等吧,不用多久的。」
话说到这个份上,其实杜鸿渐也没什麽好说的了,因为他这个县令,也是归京兆尹管,是怎麽也绕不开韦坚的。
但是呢,今天有人能帮他绕开。
这时候,就该李瑁出头了,因为杜鸿渐不好明看冒犯韦坚,那是上官。
「你不认识族节,还是不认识诏书上面的字?」李瑁淡淡朝着崔成甫喊话道崔成甫笑呵呵道:「几位上官,就不要为难卑职了,等到韦京尹来了再交接,也是符合流程的。」
这个时候,他绝对不能开口询问李瑁是谁,只能装不知道,因为一旦让人家亮明身份,他就真的拖不住了。
「目无诏命,拖延公事,杖二十!」李瑁道。
郭敬和李无伤第一时间上前,直接就将崔成甫按倒在地,而崔成甫身后有人上前阻拦,三棍子下去,便没有人再敢拦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