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章 第五十二章(2 / 2)

加入书签

从一个人住的地方,其实可以看出主人的为人处世。

严仲所居之处,相比较于与他同品级的官员,可谓十分简陋。

府上只有几间不大的屋子,墙面朱漆早已斑驳,不少屋子的房顶瓦檐也坏了,室内竟放着盆盆桶桶,来接从屋顶落下的雨水。

太学博士好歹也是六品官,偶也会得学生送礼,若非不义之财分文不取,日子绝不至于落得如此清贫,竟连修缮屋子的余财都没有。

几间房舍中,唯有书房一间看上去还算完善,至少顶瓦是新铺的,应当不至于漏水。

谢知秋被领到书房前,还未敲门,里面便传来严仲与他人交谈的声音——

“你看他这两篇文章,写得真是好啊!两篇风格截然不同,却各有长处,皆一气呵成,且能切中要害、窥事物之本质,对世事的洞察可谓了得!”

“这才是我方朝的男儿应该写出来的东西!”

“近几年,梁城的风气甚为不正,多少人整日沉溺酒色财气之中,安享眼前之乐,吹捧什么才女谢知秋,倒将国仇家恨抛诸脑后,推崇轻浮肤浅的靡靡之风!”

“而这个萧寻初,我之所以欣赏他,其实文章写得好不好还在其次,重要的是这份诚心,在如此急功近利、人人贪图享乐的环境中,仍能脚踏实地,坚守一份初心,实在难得啊!”

谢知秋步伐一定,停在门前。

老仆人大约是年纪大了耳背,没听见书房里的话,反而弓着背疑惑地问他:“萧公子,怎么了,何不进去?”

谢知秋微微回神。

她目色沉了沉,但并未动摇。

像这种话,她也不是第一次听了。

若是年少之时,谢知秋难免为此伤心,但如今,她已经不会因为别人的言论怀疑自己。她眼下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完成目的要紧,岂能被此阻住步伐?

谢知秋敲了敲门,里面的说话声戛然而止。

书房内,严仲轻咳一声,道:“来了?进来吧。”

谢知秋推门入内。

严仲为人简朴,书房内同样朴素,家具皆显陈旧,桌上的毛笔也用到起了岔。

屋内有两个人,除了严仲,还有一个在太学里没见过的人,看架势多半也是礼部的官员。

两人身旁,木架子上挂了个鸟笼,里面关了只八哥鸟。谢知秋一进去,这八哥就张开嫩黄色的小细嘴说话道:“欢迎!欢迎!恭候多时!”

严仲招呼她道:“来,坐吧。这位是我的朋友,他对你的文章也有兴趣,恰好他与我擅长的不同,便一起过来给你提点想法。”

严仲为两人互相介绍一番,便拿起谢知秋的文卷,慢慢对她细讲起来。

……

约莫过了一刻钟,严仲讲得口干舌燥,一拎茶壶,方才发现里面空空的,茶水已经喝光了。

严仲对书房外唤道:“老仆!老仆!”

外面无人应答。

严府清贫,过来一路上,谢知秋都没见到除那老仆以外的家仆,或许真是没有其他人了。

而那老仆人年龄实在太大,大抵是有点耳背,严仲叫了半天,居然没有人听见他的话。

严仲无奈,幸好他在这种事情上倒也没什么架子,干脆自己起身道:“水没了,我去烧点茶来,你们稍等我片刻。”

严仲的好友见势一同起身,有些不好意思地道:“那我也出去转转吧,正好想净手。”

谢知秋见状,索性也起了身,道:“我帮先生准备茶具。”

“哎,不用不用,哪儿能劳客人的手。”

严仲将她摁了回去,连连推辞。

他道:“你在书房里待着吧,若无聊就自个儿看看书,我一会儿就回来。”

谢知秋与他拉扯片刻,见扯不过,还是老实坐下了。

两位长辈都走后,只剩谢知秋一个人在房中。

她本想依言找书来看,可是刚走了两步,倒注意到桌上除了她先前给严先生看的卷子以外,还有一篇文章,只是很不起眼地堆在角落的书上面,像是被匆忙搁置的。

谢知秋眼神一瞥。

她看字速度太快,就算本身是无意的,这样一瞥,也已经读了好几句。她微微一顿,有点被吸引了注意力,走过去,拿起来细看。

*

这个时候,其实有个小姑娘正躲在厚重的书架后面,忐忑不安地往外张望。

她是严仲的女儿严静姝,年十四。

谢知秋在桌上看到的那篇小文章,其实正是她的手笔。

她见有外人动了她的文章,还是个年轻男子,不免张皇失措,在书架后面不停地挪动鞋尖,既想阻拦,可又不敢真的出声——

*

说起来,严静姝之所以会写这么一篇文章,也是凑巧。

她小时候对读书之类并无兴趣,父亲书房里这些经文论述既枯燥又晦涩,看一眼就要头大,家中兄长也是被父亲追着打才被迫念书,她实在很难对这种事情有好印象,便只学了简单的读写,平日其他时候都跟着母亲做绣活。

但是,大约一年之前,她去小姐妹家里做客时,机缘巧合之下,发现小姐妹迷上了梁城才女谢知秋,整天读对方的文集。

这种事情容易互相传染,严静姝看到闺中密友沉迷的东西,自然也会好奇,借了一本回来看,谁知顿时惊为天人。

谢知秋传播较广的诗文都是文笔瑰丽之作,且有不少是她年少时的作品,门槛本身不高,比严仲书房里的东西好读得多。

严静姝第一次看就喜欢上了。

她过去只知读书要刻苦、要历劫、要头悬梁锥刺股,从不知原来其中也有如此美好之处。

从此,那些优雅的辞藻,动人的篇章,便如泉流涌入她心田。

同时,她对那能写出如此之作的谢知秋,也不由产生敬慕之情。

她对谢家女充满向往,既憧憬谢知秋,又忍不住要模仿她的言行举止。

于是,严静姝重新开始读书。

她最先只读谢知秋的书,后来渐渐也读其他书。

她从自己看得懂的开始,由浅及深,日积月累,后来竟也能理解父亲书房中这些艰涩之书的意思,并且能开始深入思考一些社会问题了。

严静姝的父亲是太学博士,尽管父亲严仲在学生中口碑不佳,但仍时不时会看学生递上来的卷子。

严静姝不好意思在父亲面前发表自己的见解,怕太过粗浅而被取笑,可又好奇其他人是怎么想的,便时常借着给爹爹送茶送点心的功夫,躲在严仲后面偷偷看其他学生的文章,听父亲对他们的评点,学习其中技巧。

慢慢地,她就觉得自己也能写了。

这回,是她第一次真的动笔作文,用的是前段时间从其他太学生的卷子上看到的题目“浮费弥广”,说的是朝廷冗兵冗官,耗费了过多不必要的开销。

她认为这应当是个父亲会关注的问题,便学着这些日子以来,看到的那些学生所写之文墨的样子,也试写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严静姝本来是鼓起勇气想拿给父亲看看的,可是又羞于当面给,就想偷偷藏在书房哪里,最好能让父亲误以为这是他什么时候漏评的其他学生的文章,严静姝自己悄悄听了点评就跑,不要让人知道她是作者。

可谁知,她还没有找好地方藏,父亲和他的朋友就到了书房。

严静姝只好匆匆放在桌上就跑,时间太短,也来不及逃出去,她情急之下便藏在了书架后面。

严家家教森严,对女子德行更是要求极高,若是让父亲知道家里有外客来,她还到处乱走,那绝对会受罚。

严静姝不敢被父亲发现,就一直不敢做声,后面书房里人越来越多,居然还有年轻男客,她就愈发跑不出去。

本来这会儿父亲去烧水、另一名长辈去解手,是她逃离此地的绝好机会,奈何那个年轻学子居然没走,将她也堵在书房里了。

严静姝这会儿也冷静下来,决定干脆躲到父亲送客。

从他们先前聊天中,她已经得知,今日来的学生,就是这段日子父亲心心念念的“萧寻初”。

父亲一向很少夸人,这样赞不绝口的更是绝无仅有,严静姝心里也好奇。

于是,趁着这会儿没人,她小心翼翼地从书籍的缝隙间露出眼睛,去看那人的方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