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7章 博弈(2 / 2)

加入书签

要么是对答如流,都能说出一一来的,要么是口齿不清,含含糊糊不知道在说什么。

前者还在不着痕迹的打量他,后者却都低着头,不敢多说一个字。

刘知事在旁解释道:“大人抽选的人中,有几位是从未读过书,也不识字,只会种地的,连官话也不会说。”

“大人若是听不懂,那下官可以帮忙翻译。”

赵云安笑了笑:“不必,本官能听懂。”

刘知事脸色古怪,漳州的土话与官话相差巨大,别说京城来的大少爷,不少城里人都不能说听懂。

那老汉被众人盯着,说话更不利落了。

来之前,官老爷们可是叮嘱过,说新来的知府大人就爱听好话,他可都是挑着好话讲。

赵云安一边听,一边点头。

时不时还会挥手让丫鬟给他们添茶倒水。

很快,十个人便问完了一轮。

茶水喝多了,其中几个老汉便面露难色。

赵云安很是体贴:“是不是茶水喝多了,来人,带他们去更衣。”

刘知事心头一紧,怕赵云安是要趁着这时候,偷偷派人再寻盘问。

“大人,下官陪他们过去吧,免得他们胡乱走动,惊扰了内宅。”

赵云安似笑非笑的看着他:“那就有劳刘大人了。”

刘知事带着几人离开了。

人一走,赵云安便看向剩下的几人:“诸位可还要喝茶?”

剩下几人连忙摆手:“多谢大人,我们喝饱了。”

赵云安的目光落到右边最后那位老汉身上,他是进门之后脸色最为僵硬的,显然十分不习惯见官。

“老人家,可是点心不合胃口?”

老汉一头雾水。

马贵上前,用漳州话说了一遍。

老汉连忙摇头:“都是好点心,我哪里值得吃这个。”

赵云安便笑道:“点心做出来就是给人吃得。”

老汉脸颊一红,又讷讷道:“那,小老儿能不能带回去,我家孙儿还没尝过这花朵似的点心。”

赵云安点头道:“来人,给老人家装一个点心匣子。”

“这些就够了……”

可赵云安却已经让人去装。

是等刘知事带着去解手的人回来,便瞧见十个人面前,每个人都摆着一个点心匣子,他下意识的朝着认识的人看去。

“今日天色也不早了,不好耽误诸位出城。”

赵云安笑着说道:“刘知事,劳烦你派人将他们送回去。”

刘知事自然连忙应下,果然派人送了他们走。

等到了门外,刘知事送走最后一人时,低声问道:“怎么回事儿,赵大人为何送了什么?”

“只是一些点心。”

那人将白天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又道:“新来的知府倒是好脾性,待下很是和善。”

想起自己读了半个月的文书,连口水都没喝上,这群人过来却有吃有喝,还能兜着走,刘知事心底都嫉妒了。

“一匣子点心就把你收买了?”

那人脸色一变,连忙解释:“刘大人,我,我不是那个意思,赵大人要送,我总不能不要。”

“行了,赶紧滚吧。”刘知事不耐烦的说。

那人连忙上车走了,心底愤愤:“你也不过是个小吏,凭什么让我滚。”

他打开匣子尝了一口点心,忍不住夸道:“不愧是京城来的大人物,出手大方。”

想了想,总觉得自己似乎忘记了什么。

对了,他忘记告诉刘知事,那位赵大人能听懂漳州话,只是不会说,而他身边那位小厮不但会听,也会说。

想到刘知事的冷脸,老汉将话咽了回去,终归也不是重要事情,他才懒得再跑一趟去受气。

一匣子点心,对于赵云安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真正的农人而言,确实稀罕货。

张老汉就是如此。

离开衙门,他小心翼翼的拎着那个匣子往家里头走,他家住在城外,衙门的人只把他送到了城门口。

老汉唯唯诺诺的送走衙役,当他们走远了,反倒是松了口气。

他继续往家里头走,这会儿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走到半路,迎面走来一人。

“爹,你可算回来了。”

来人是张老汉的大儿子,看见他正往家里走才放心。

张老汉知道儿子孝顺,笑道:“我能有啥事儿。”

“好好的知府大人要见你,来人就把你直接带走了,到现在也不回来,娘急得不行。”

方才衙

门来人,虽说看着和气,但也把他们吓得够呛。

但凡衙门把人带走的,谁都要脱一层皮,他们都是良民,这几年再苦再累也不敢闹腾,谁知道偏偏落到了他家。

一家老小担惊受怕,一直到了晚上而不见张老汉回来,张老大不顾反对要出来看看。

张老汉笑道:“去之前我也怕,谁知那新来的知府老爷看着很和气,还对我笑呢。”

“真的?爹,那你说他会不会管一管那几家?”

“别提这个。”

跟还有几分脾性的儿子不同,张老汉早就看透了,知府三年一换,可豪族却一直在漳州。

都是他们沾惹不得的大人物,掺和进去,死的只有他们这些小民百姓。

张老汉没回答这话,只说:“你瞧我带回家什么。”

张老大一看,惊讶道:“这是什么?”

“知府老爷赏的。”

张老大惊讶不已,从未见过进了衙门不花钱,反倒是带着东西回来的。

他接过去就想打开来看。

“咱先家去,到家再看。”张老汉阻止了他。

父子来加快脚步,很快就到了家门口。

张家人已经急得不行,想着法子想托人去衙门看看,可他们都是泥腿子,就算是里正也没办法。

如今见他们平安归来,张家人喜极而泣。

张老汉却拉过小孙子摸了摸脑袋,骂道:“哭什么,快瞧瞧我带了什么回来。”

点心匣子被小心翼翼的放在了唯一一张桌上。

张老大没敢动手,让父亲来。

张老汉去洗了把手,这才打开了盖子,露出里头装得满满当当的点心来。

与他们在衙门看到的不同,点心匣子里的更实在,也更多。

“好香啊!”小孙子已经忍不住咬住手指。

张老汉拿出一块递给他:“尝尝。”

“爹?”

张老汉笑道:“知府老爷赏的。来,你们都尝尝,托他的福,咱们都能尝尝味道。”

“真好吃,又甜又香。”小孙子吃得抬不起头来。

其余人却都只是尝尝鲜,剩下的都留给了几个孩子。

张老汉自己也尝了一块,只觉得满口香甜,忍不住笑道:“今天这趟没白去。”

其他人便问起白天的事情来。

张老汉挑着捡着说了一些,又道:“知府老爷看着很年轻,跟里正家大孙子差不多年纪,但气度不凡,一看就知道是贵人。”

张老大又问:“爹,知府老爷特意将你们叫过去询问,会不会真的是个爱护百姓的。”

一提这话,张老汉只是叹气:“时间久了,咱们就都知道了。”

张老大犹豫道:“如果他是个好官,咱们把村里头的事情告诉他,指不定就……”

“不行!”

张老汉却一口否定:“这事儿咱绝对不能干,要有个万一,你可想过你媳妇,你儿子?”

张老大听完,蹲下来颓丧道:“小一跟我是一道儿长大的兄弟,如今他过不下去,只能卖了田地给人当佃户,我,我这心里头难过。”

张老汉劝道:“他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可这事儿不中。”

“咱再等等,如果知府老爷是个好官,他肯定会为民做主的。”

如果不是,他们冒冒然的捅出去,到时候自己倒霉不说,还牵连到家里。

赵云安却像是见人上了瘾,连着几日都让刘知事请人来见。

见了人,来来去去也就只是问问收成,问问家里,临走的时候给人带上一匣子的点心。

刘知事冷眼看着,这位大人问来问去,也没问到点子上。

一开始,曹清河还十分警惕,但次数多了,他们也寻不到那么多稳妥大人,渐渐便按照他大笔一圈的人来。

他甚至怀疑赵云安见人,是不是把那些百姓当成猴子来看,看得高兴了就随手赏点不值钱的点心。

赵云安自然也发现了这一点。

他只看不说,依旧和煦春风的询问,问完了照旧给点心。

点心大多是厨娘做的,金氏听说了,还带着赵妤做了几次,她在内宅闲得慌,倒是做得很高兴。

次数多了,别的不提,百姓们都知道新来的知府大人年轻,脾气好,还大方。

甚至还有人寻了门口,找到了刘知事这边,想要见一见知府大人,也好混一盒子点心的。

倒是弄得刘知事头疼不已。

刘知事忍不住抱怨:“这赵大人到底想干什么,他每天喝茶聊天,倒是让我们跑断了腿。”

曹清河听到外头的传言,倒是笑了:“也许是为了礼贤下士爱民如子的好名声。”

刘知事冷哼道:“他到漳州也快一个月了,看他如何跟陛下交代。”

曹清河淡淡道:“他背后站着永昌伯府,就算无所作为,陛下又能如何。”

“我倒是希望漳州知府是这般的人才,远比前两位好对付。”

刘知事一听也是。

正说着话呢,外头小吏进来:“刘知事,赵大人在找你。”

刘知事忍不住憋气:“曹大人您瞧,他这是把我当跑腿了,啥事都找我。”

曹清河拍了拍他的肩头,安慰:“辛苦你了,改日再来曹家喝茶。”

刘知事这才走了。

曹清河皱了皱眉,暗道这刘知事虽听话,但实在眼皮子太浅。

等刘知事出现,赵云安正在收拾东西。

瞧见他便笑:“刘大人来了,明日休沐,本官有一事相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