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1章 旧人(1 / 2)

加入书签

赵云安眼神微定。

商队中的男人成熟了许多,留着胡子拉杂,穿着少数民族特有的服饰,正坐在车把头上。

男人很是敏锐,第一时间察觉到赵云安的视线。

他猛然抬头,两人的视线撞在一起。

男人勾起嘴角,对着赵云安露出个灿烂的微笑,完全没有一点被拆穿身份的紧张。

赵云安眯了眯眼睛,若有所思。

赵妤察觉到七叔不对劲,努力抬头问:“七叔,怎么了?”

“没什么,只是有些不习惯漳州府这么热闹。”赵云安淡淡笑道。

赵妤去看城门口的热闹场景,也笑道:“现在进城都要排队了呢。”

他们刚来漳州府的时候,漳州府可远没有如今这么繁华。

“都是七叔的功劳。”赵妤挺起小下巴,很有几分荣辱与共的架势在。

她每次跟着七叔出门,总能听见夸赞赵云安的声音,时间长了,小孩儿心底特别骄傲。

这是她在衢州住的那一个月都未曾体会过的,在衢州,似乎亲娘在内宅烦恼的,永远是爹爹又看中了谁,娶了几房小妾。

而父亲看似忙于公务,实则心思却在游山玩水,吃喝玩乐上。

赵妤年纪小,但她心底却觉得父母官不该是那样的。

赵云安笑着摸了摸她的脑袋,没再看那边的男人,带着车队进入了漳州府。

“安儿,先停一下。”路过玉璋湖地界,金氏却朝外喊道。

赵云安拉着马过去:“娘,怎么了?”

金氏笑道:“往小玉璋山下走,娘想去看一眼长生碑。”

赵云安顿时无语,他没允许百姓们在小玉璋的土包上建庙宇,但不知道是谁偷偷在那边立了长生碑,离谱的是香火居然还挺旺盛。

但长生碑已经立在那边,赵云安总不能再派人直接去拆了,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哪知道金氏居然也知道了,还要亲自去看看。

赵云安有一种得了一百分,于是被亲娘拉着展示的错觉。

“娘……”

金氏瞪了他一眼:“娘去看一眼怎么了,还说孝顺,这么点事儿也不听我的。”

赵云安能怎么办,只能带着金氏绕路过去,金氏这才高兴了。

漳州府很是适合草木生长,短短半年的时间,小玉璋土包上已经花草繁茂。

如今正好入秋,偶尔还能瞧见果树上挂着瘦小的果子,因为是第一年,所以果子稀稀拉拉的。

想必再过两年,便能瞧见果树繁茂的场景了。

也许他能再弄一些好品种来,多种一些,以后就不愁果子吃了。

走到山脚下,赵云安才惊讶的发现,居然还有人在土包上修筑了一个青石台阶的上山小路,小路不宽,道路两旁同样都栽上了紫叶茶。

“这是什么时候弄的?”赵云安转头去问马贵。

马贵一看就乐:“是申大人临走的时候给弄的,这些青石还是附近的百姓们一块块搬来的。”

“算他有心了。”赵云安看了看那些已经活络过来的紫叶茶,怀疑到了采茶的季节,这些茶叶能不能保住。有了青石台阶,上山就容易多了。

由玉璋湖淤泥河沙堆积而成的小玉璋并不高,只能算是一个小土包。

金氏都不用人搀扶,自己一口气就爬到了山顶上。

定睛一看,山顶上伫立着一块青石碑牌,上头用朱红写着四个大字:昌荣永驻。

与其说是赵云安的长生碑,倒不如说是漳州府百姓对于未来的美好期望。

长生碑附近并未栽种着花草树木,而是被请出一道儿圈来,里头填上了河沙。

而河沙之上,插着的是一支支香。

香气缭绕,赵云安摸了摸鼻子,长叹一口气。

金氏看了就笑:“多好的地方,站在这儿人都精神敞亮了。”

“娘,这是山顶,可不就敞亮了。”

赵云安生怕亲娘也要过去上一炷香,他怕自己折寿:“娘,您瞧也瞧了,看也看了,咱赶紧下山回家吧。”

金氏不肯走,东摸摸西瞧瞧新鲜的很。

赵云安忙道:“娘,您可千万别给我上香。”

金氏瞥了他一眼,笑道:“放心,娘不会给你上香。”

说完却将一个红色的香囊递给赵妤:“妤儿,快去。”

不等赵云安阻止,赵妤哒哒哒跑过去,小心翼翼的将香囊挂在了长生碑的上头。

“这是求平安的,百姓们都是好意,这些香火可不能浪费了。”

金氏心里打着算盘,暗道上面虽然没写儿子的名字,可人人都说着是为儿子树立的长生碑,既然如此,她将香囊挂上去,为儿子祈福一个平安也理所当然。

香囊下面还有长长的穗子,随着风微微飘扬,像一缕快活的鱼儿一般。

“二奶奶,挂好了。”赵妤跑回来。

“真棒。”金氏搂住侄女夸道。

赵云安笑了笑:“娘,妤儿,现在能打道回府了吗?”

“走吧。”

几个人说说笑笑的往山下走,殊不知挂上去的红色香囊飘舞着,很快,又有上山来的百姓瞧见了。

他们一琢磨,山上烧香还怕点着附近的花花草草,可挂香囊就不必担心。

再者香囊还能一直挂着。

于是乎,慢慢的,百姓们也不再烧香了,而是用红色的香囊,红色的带子替代。

许多年后,但凡站在玉璋湖旁抬头,便能瞧见小玉璋山上有一棵葳蕤大树,上面有无数的红色丝带招摇着,就像是漳州府的一道靓丽的标志。

从小玉璋山下去,山脚下便是闲置的庭院,以前是青州营临时居住的地方,现在被腾空出来,做了临时的制茶厂。

故而还未靠近,浓浓的茶香味就从里头飘出来。

偶尔还能瞧见从各地赶来的商队,无一例外,都是想购买紫金莲回去贩卖的,人来人往,倒是成了比漳州府市集更热闹的地方。

再往远处看,玉璋湖上又有了游船。

乐声缕缕,很是逍遥。

金氏也忍不住夸道:“玉璋湖这么一收拾,果真好看了许多。”

“连金鱼都多了。”赵妤也说。

赵云安便笑:“那不如去湖边的玉璋楼用饭,坐在楼上往下看,玉璋湖美景能尽收眼底。”

金氏就笑话他:“方才还火急火燎的想回去,现在又要去玉璋楼用饭。”

赵云安笑道:“娘跟妤儿有兴趣,孩儿莫敢不从。”

金氏一想,难得出来一趟,便索性要玩一个痛快。

“现在过去还有包间吗,听说如今玉璋楼热闹的很,得提前好多天定位置。”

马贵在旁笑道:“别人去肯定没有,但咱大人过去,那肯定是有的。”

果然,他们一行人刚到门口,掌柜的就出来招待,忙不迭的说:“赵大人大驾光临,玉璋楼蓬荜生辉,您快楼上请。”

赵云安打趣道:“玉璋楼若还是蓬荜的话,那整个漳州府都成乞丐窝了。”

掌柜的却说:“若不是赵大人治理有方,哪有玉璋楼今日的风光,可惜东家下了好多次帖子,偏偏大人公务繁忙,竟是一次也没能来过。”

“今日不是来了。”赵云安笑道。

掌柜的见他带着家眷,特意挑了个僻静的包厢,满口道:“大人您请,正好今日有刚从玉璋湖打捞起来的湖鱼湖虾,最是新鲜,大人可要尝一尝?”

赵云安知道金氏和赵妤的口味,挑着点了几样,又让她们看着加了两个。

满满当当的点了一桌子。

等掌柜的离开,一直乖巧坐着的赵妤坐不住了,打开窗子往外看。

只见这包厢的风景极好,从这里探头出去,能将整一个玉璋湖的美景尽收眼底。

“七叔,二奶奶,你们往那边看,能看到我刚才挂的红色香囊。”

“真的?”金氏有些惊讶。

她往外看了看,就摇头:“年纪大了,眼睛也花了,看不真切。”

赵云安也跟着看了眼:“似乎真的有,常顺,你能看到吗?”

“能,二小姐刚挂的稳稳的。”常顺笑道。

赵云安便夸道:“还是妤儿跟常顺眼神好,我们都不如。”

很快夜幕西斜,湖上的游船也点上了灯,星星点点,湖光映衬,确实是美不胜收。

没一会儿,门口就传来动静。

进来的却不是小二或掌柜,而是个面白无须,心宽体胖的中年男人。

“赵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大人不要责怪。”

赵云安挑了挑眉,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丛老板这么客气,那本官下次可不敢来了。”

原来这是玉璋楼的老板,也姓丛,不过是丛家的旁系。

丛老板一听,连忙道:“是草民的不是,草民对赵大人敬慕已久,今日一见便失了分寸,说错话了,该打。”

说着便毫不客气的拍了自己几个嘴巴子,很是放得下脸面。

金氏显然早已习惯这样的场面,眼观鼻鼻观心的喝茶。

有外人进来,赵妤也就乖乖的坐在她身边,不再那么跳脱了。

她们俩都习惯了,自从赵云安收拾完漳州豪族,又弄出紫金莲茶,赚得盆满钵满之后,每次出行,总有人能够巧遇。

马贵在旁提醒道:“丛老板,大人带着老夫人和姑娘来喝茶用饭,只想清净一些。”

丛老板立刻会意,笑道:“是草民打扰了,为表歉意,今日大人这顿该由草民来请。”

“丛老板是觉得本官付不起这个钱?”赵云安淡淡道。

丛老板立刻又给自己了两下子:“是草民不会说话,大人慢用,草民不打扰您了。”

说着便退了出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