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第152章(2 / 2)
看到小平头手腕上恐怖的伤口,大汉和卷毛惊惧不已,齐刷刷的往后退了两步。
地面微微颤动,土坑里的砂土扑簌簌的落了下去,有什么东西,正隐藏在地底,呼之欲出。
众人大惊失色,连滚带爬的跑向牢房里距离土坑最远的那个角落。
宋瓷反而落在了最后边。
“轰!”
尘土崩扬,飞沙走石,一道巨蛇样的黑影从土坑窜出了地面。
那东西的摇摇晃晃的,环节状的身体比水缸还粗了一圈,不停蠕动着,看起来活像只巨型的蚯蚓,丑陋而恐怖。
但是,跟蚯蚓不同,它有牙齿。
那怪物的头顶伸缩蠕动之间,时不时会露出里面那圈尖利的牙齿,上面还带着丝丝缕缕的红色血迹。
几人背靠着栅栏挤在一起,退无可退。
众人正在怔忪之间,断了只手的小平头被大汉一脚踹了出去。
怪物的脑袋往前探了探,巨大的黑影映在小平头身上。
小平头吓得腿一软,仅剩的那只手抱住脑袋,瑟瑟发抖的跪在了地上。
“想死还是想活?”怪物口吐人言。
宋瓷颊侧酒窝飞快的鼓了鼓,这么说,它是可以沟通的?
能沟通就感觉还有机会。
“你去。”见小平头抖得象一摊烂泥根本说不出话,大汉又把宋瓷踹了出去。
大汉这一脚力度极大,宋瓷踉跄几步,直接窜到了小平头的前面。
“想活。”感觉到朝自己飘过来的巨大黑影,宋瓷立刻麻利的给出答案。
“啪嗒!” “啪嗒!”
怪物吐出两样东西落在地上。
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刚才他们挖土用的那两块石头。
左边那块是最初卷毛用的,表面相对平滑些,块头也更大一些,右边那块是小平头原来用的,小了两圈,表面都是细密的片状疤痕。
众人:???
“这两把斧子是你们的吗?” 怪物再度开口。
“是。”宋瓷边应声边在心里默默吐槽,怪物的这个口吻……为什么这么像金斧子和银斧子的故事?
“十秒内回答我一个问题,如果答对,就放你们一条生路。答错,就把你们全吃掉。”
行吧,又从河神变成斯芬克斯了。宋瓷的唇角抽了抽,但无论如何,这个问题对于他来说就是单选题,根本不可能拒绝。
“如果在地球上,哪把斧子的年龄更大?”
众人:???
啥,那不就是两块石头么?
“十,
九,
八……”
宋瓷垂眸看着地上那两块石头,飞快的思考着。
这是两块同样质地的石头,其实,不止那两块,牢房里能看到的这几块石头,虽然大小不同,但花纹,颜色,质地,几乎都是一样的,明显属于同一个种类。甚至,很可能是一块石头碎裂成的。
所以根本无法从岩层的形成时间去分辨它们的年龄。
等等,怪物把两块石头叫做斧子?
石斧?
宋瓷的目光飞快的再次从两块石头上掠过,确定了心中的想法。
“三,”
“左边的年龄更大。”宋瓷决定按照自己的想法赌一把。
怪物口中倒计时的‘二’硬生生的噎了回去。
“为什么?”因为没有脸,怪物只能用环节状身体的快速蠕动来表示它的惊讶。
“左边的石斧属于奥杜威,右边的石斧属于阿舍利。”宋瓷言简意赅的道。
怪物肥厚的身体海带样的颤了几颤,最后无可奈何的道,“你答对了。”
小平头&卷毛&大汉:???
宋瓷长出口气,原以为逃过了一劫,没想到怪物直接越过他,一口将他身后惨叫的小平头吞了下去。
“你食言了!”宋瓷气愤的仰头瞪视怪物。
怪物齿间鲜血横流,巨大的身体洋洋得意的颤了颤, “我可没说‘你们’具体是指哪几位。”
宋瓷:………………
就离谱!!!
黑暗袭来,宋瓷无法抗拒的闭上了眼睛。
“你们两个,动作快点。”
“大哥,这栅栏是柳木的,不太好挖啊!”
“别废话,想活命就赶紧干活,还是你想像他们两个一样?”
宋瓷的耳边第三次响起这段对话。
作者有话要说:
唐肆:才谈恋爱就不让我们见面,合适吗?
备注:1、斯芬克斯:在希腊神话中,赫拉派斯芬克斯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悬崖上,拦住过往的路人,用缪斯所传授的谜语问他们,猜不中者就会被它吃掉,这个谜语是:“什么动物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腿最多的时候,也正是他走路最慢,体力最弱的时候。”俄狄浦斯猜中了正确答案,谜底是“人”。斯芬克斯羞愧万分,跳崖而死(一说为被俄狄浦斯所杀)。
2、奥杜威、阿舍利:20世纪60年代,石器考古学界的泰斗格拉姆·克拉克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把人类石器技术分为了六个种类,分别是:
一、奥杜威() 二、阿舍利() 三、莫斯特()四、石叶()
五、细石器()六、磨制石斧和石锛(s or adzes)
出土于坦桑尼亚奥杜威峡谷的石器是石器时代最早期的人类制品,它们虽然工艺粗糙。但却体现了人类最初的制作工艺。学术界却普遍认为这些由能人制作的“砍砸器”,是一切石器技术的开端。
阿舍利器具就不同了,它们在一定意义上呈现了一定的美感。比如有对称性,并且会有多处片状疤痕(敲击制作痕迹)。在它们的形状上,可以感到制作它的人(这一阶段为直立人制作),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能力。并且会 规划如何制作自己想要的器具。这些器具通常是水滴状的。
其实这两种石器是有很长的并存时间的,只是主要分布区域有所不同,文中宋瓷说想赌一下,就是指避开这种并存,只看哪种技术出现的更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