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91 章 民不聊生(1 / 2)

加入书签

沈悠不知道,她继续道:【诚然刘彻一直用各种各样的办法只为了收敛财物,供应军中需求。毕竟大汉连年征战,造成民力疲敝,太初四年,关东流民超过二百万人,不在户籍者四十万,出现了“城郭仓廪空虚,民多流亡”“天下虚耗,人复相食”的局面。】

正打算提前用计的刘彻听闻结果不可思议抬起头,难以相信他努力要将国家变得繁盛,却告成民多流亡,人复相食的局面。

怎么会,怎么会!

刘彻心底未必没有另一个声音回答他,为何不会?

连年征战,是,大汉的疆域在不断的扩大,国库都早空了,难道百姓的日子又能有多好过吗?

而且,他是不是忘了最重要的一点,供应他打仗的人出自哪里?

一回一回的战亡将士,一回一回的补充兵力,他忽略得一干二净?

刘彻心里早就想到大汉变成那样的局面都是什么原因,恰是因为知道,他想否认。

【不仅如此,多年以来刘彻任用酷吏,有人会不明白,刘彻为什么要用酷吏,诸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难道儒家外的人不会对此产生不满?一个个政治家会乖乖的接受自己在朝堂上的位置被取而代之?纵然作为单纯的学者,相互间都有可能因为对他们思想的不认同产生分歧,何况各家学说争的分明是治国之道?】

【想孔子当年周游列国,无非是为宣扬自己的学说,同时也希望能过自己的能力,证明他的学说适合治理一国,能让一国繁荣昌盛,不会有人觉得到了大汉,再无人想方设法证明自己的学说最符合治理一国吧。真要是不争,岂有董仲舒向刘彻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事?那么刘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又怎么可能避免得了残害各种不认同他一做法的臣民?】

冷哼一声,秦始皇想的分明是,汉武帝一番作为难道不比他所谓的“焚书坑儒”更狠?不会有人觉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单纯只是倡议而已吧?想要一种学说成为主流,一个国家相对一统的思想,必须想方设法攻击其他的学说,有些事纵然刘彻未必想得到去做,底下的人早已想好怎么解决。

越往上,汉武帝越要证明自己不是一时兴起才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做下的事必会比秦始皇所谓的“焚书坑儒”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再有汉武帝提出的算缗和告缗,难道不属于酷吏政治?不交税是吧,行,谁告发有功,朝廷顺势抄一抄家,强盗抢钱不一定杀人全家甚至九族,皇帝出手抢钱,钱要抢,人要杀,连同他们家的奴婢都要收了。狠吗?】

狠,相当的狠。汉武帝一朝尚未经历过这些事的人脑补一番只觉得汗淋如雨,接着考虑的难道不是他们该用什么办法才能避过?

额,老实上交税?

不不不,一但如刘彻所愿,刘彻就会放过他们了?

凭心而论,他们听着沈悠道着刘彻的种种,越听越觉得刘彻下手过于狠辣,总觉提自己在刘彻眼里不是百姓,

是冤大头。

哪怕他们真把钱交上去了,剩下了一些,哪一天刘彻再缺钱了,他不会继续硬抢?

嘶,突然觉得自己身家不保是小事,一家子性命不保也纯属意料之中。

【当然,也不能说汉武帝在对付富商的时候半点好事都没有做,作为商人,囤货以抬高价格,挣百姓们的钱比比皆是。因而在元封元年,刘彻又在京师长安设平准官,利用均输官所存物资,根据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实行均输和平准使得朝廷所掌握的物资大大增加,平抑了市场的物价,打击富商大贾囤积居奇,垄断市场的行为。不可避免有因为用人不当,官员和商人勾结,反而将物价抬得更高,这种情况哪怕是至今都难免发生,咱们就说至少汉武帝是为百姓着想的,出发点值得肯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