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零三章 撤离(2 / 2)

加入书签

“陈庆说他答应的事情不会反悔,他还说让将军堂堂正正撤离,不要和他玩小心眼,否则他就不能保证将士家眷平安离去。”

李成心叹了口气,将士家眷被扣为人质,以后的事就不好说了,但此时箭已上弦,他不得不发,现在再反悔已经来不及。

李成只得把自己和将士的命运压在陈庆的承诺上了,他喝令道:“出发!”

两万五千大军浩浩荡荡出发了,三千骑兵护卫着二十辆马车位于队伍间,不多时,大军来到北城门,北城门已开启,城头上站满了手执弓箭的宋军士兵,冷冷地望着大军穿城门而过。

两万五千大军走出了北城门,沿着官道向北疾速而行,不多时,队伍便消失在浓浓的夜色之。

但就在敌军大队十几里外,唐骞率领一万骑兵远远跟随,一直保持着十几里的距离。

李成得到了禀报,他立刻明白这是宋军的监视骑兵,应该不会对自己发动攻击,他立刻喝令道:“传令全军,加快速度!”

天亮蒙蒙亮时,李成的队伍走进了宋楼镇,宋楼镇就位于颍昌府和开封府的交界处,它属于开封府鄢陵县管辖,这就意味着李成按照约定离开了颍昌府。

不多时,唐骞也率领一万骑兵掉头向许昌县奔去.......

西军已经解除了许昌城的戒严,两万五千军队已经出城,城内就算留下小部分士兵也翻不起浪,况且陈庆还警告了李成,不要玩小动作,士兵们的家眷可是人质。

尽管解除了戒严,但城内依旧十分安静,行人稀少,城内店铺几乎都没有开门。

西军贴出了安民告示,所以参与协防守城的民夫一律赦免,不予追究罪责,安抚百姓不必担心,正常生活,同时西军在城内赈粥,需要之人可以去领。

大街上已经搭起三座粥棚,军队开始赈粥,虽然大街上很冷清,但领粥的百姓却在每座大棚前都排起了长队。

陈庆最关心的还是仓库,仓库是一座城城,位于县城部,周长约八里,占据了许昌县三成的面积,仓库内最多的便是粮食,毕竟颍昌府是原第一产粮州府,屯粮五十万石,这个数量已经超过汴梁了,只是别的物资比汴梁少得多。

还有兵甲弓弩,大概能武装三万人左右,从这里可以看出李成带兵的特点,宁精勿多,他把三万民夫全部都转为军队,城内就有五万大军了,但这样的军队也最容易被击溃。

一旦双方摆下战场,军队甚至就会不战而溃,三万民夫转换来的军队会有什么作战能力,让他们守城也会被西军很快找到弱点而攻占城头,所以兵不在多而在于精,李成深谙其的道理。

还有火油、火药、布匹、生铁、铜锭、药材、茶饼、桐油、木材,还有帐篷、战鼓、旗帜、营栅等等物资。

但陈庆发现没有铜钱和金银,也没有绸缎。

仓库主管解释道:“丝绸没有存库,以前曾经有过一万多匹绸缎,被李成派人运去临安卖掉了,全部换成布匹运回来,仓库的布匹就是他用绸缎换回来的,一共五万匹。”

“本地产的布匹没有吗?还有铜钱和金银呢?”

陈庆追问道:“是不是昨晚他分给了士兵或者家眷?”

仓库主管吓一跳,连忙解释道:“昨晚绝对没有分配给士兵和家眷,沈通判说和殿下达成协议,要封闭仓库,所以就没有开启仓库门,直接封闭了。”

“那你解释一下原因?”

仓库主管擦一把额头上的汗道:“金银是不会有的,所有官仓都不会有,四王子有严令,各地金银都要送往汴梁,不准私存,铜钱是用来发军俸,但不够,所以用布匹来冲抵,所以铜钱也不会有,所有布匹都用来补充发军俸了。”

这时,张晓走过来笑道:“殿下,我和苏知县谈过了,还真不错,殿下要见见他吗?”

陈庆点点头,“我现在就去县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