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汉斯最后时刻(1 / 2)
山峰和峡谷在阳光下泛着暗红色,一前一后两辆涂着荒漠迷彩的双35毫米自行轮胎型高射炮缓慢地行进在山坡上十分显目。
高射炮处于随时射击的状态,炮口放平指向地平线,两炮之间的光电扫描仪在旋转着,几个同样着荒漠迷彩的士兵缓步跟在其后。
这一带这种迷彩是十分不适宜的,远远的望去像是光秃秃的山脊上长出一簇簇荆棘。士兵们并不紧张与高射炮拉开一定的距离,即在高射炮的掩护范围内,又为高射炮提供警戒。
士兵手中的武器也是特意安排的自动步枪、40毫米连发榴弹器、12.7毫米阻击步枪,人数有一个排。远处还可以看到相同配置的人员,以同样的方式在山间巡逻。
动用双35毫米自行高炮是楚南的意见,在边境反击战中高射武器平射是打击对面山峰目标的有效手段。而且大身量的重型武器会使得目标远远的避开,同时对其心理产生压力,把其驱赶到特定的区域。
双35毫米自行轮胎式高炮是近些年才正式装备一线部队对付低空目标的防空武器,其将搜索雷达,跟踪火控雷达,光电火控系统集成于一体,可以用来打击巡航导弹,低空小目标,低空飞机等目标。
随着直升机、巡航导弹、对地攻击机、察打一体无人机性能的发展,大口径高射炮反应慢、射速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小口径高炮由于射速快、反应时间短等优点,反而大量服役于各国军队之中。
无论欧巴口径体系还是毛子口径体系国家,同时在本国各军种中装备多种口径防空高射炮势必会增大后勤负担。为此,如何简化高炮口径且不影响装备效能就成为各国高炮武器研制单位急需解决的问题。欧巴国家和毛子都对高射炮进行最优口径设计,在大量计算和实验的基础上最后认为30~35毫米是最佳口径。
大夏国在分别引进欧巴的35毫米高射炮、毛子的30毫米高炮系统进行研究比较,最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研发出双35毫米自行高射炮。
昆山南北有大量的、开阔的戈壁适合大兵团机械化运动,对空防御,尤其低空目标,双35毫米自行高射炮可以提供最后一道防线。
空中几架武装直升机呼啸而过,山谷中回荡着嗡嗡声音,一架无人机像一只大鸟在蓝色的空中慢速徘徊。
太阳西斜温度下降的很快,当月亮垂下山顶只剩下星星看着依然在山间巡逻的士兵。
一行七道身影出现在山谷。七人沿着山谷底侧,如果不是有人指点没人会发现这些身穿与山体同色专门沿着谷底行走的队伍。队伍中一个特殊的身影与众不同,大大的头短小的身材,动作迟缓一看就知不擅长山地行走。
走在最前面的黑影好像对四周的环境十分的熟悉,选择的行进的地方基本都在山峰的阴影里。
队伍停了下来。
“就这里。”队伍中的黑影立即蹲下身躯,四处环顾。
这里是严格按照秦枫的想法选择的,两面不高的山丘夹着一条干枯的河道。山、河道都是东西走向,山丘不高但由于碎石较多难于攀爬。
“很理想。”是秦枫的声音,“天快亮了,大家赶紧准备。”
秦枫的话音刚落,一道黑影立即向北侧的坡顶攀去。一会儿黑影又返回到谷底。
“老大,向前3米,一号位。”
各方反馈回来的信息,在确定汉斯的位置后,再由乌州特种大队进行疲劳性骚扰。秦枫提出虽然目标是人和机器的结合,电是其必备的,骚扰会消耗掉目标的宝贵的电力。但作为人其也是离不开水的,何况在戈壁上水需要量会更大。因此目标会尽量接近水源,整个行动将在水源附近展开。即对其进行疲劳性骚扰,又不使目标为获得水而对搜索行动人员攻击造成没有必要的损失。
一号指的是李莉作为一号阻击手潜伏的位置,二号是一号的后侧秦枫阻击的位置,三号是姐夫榴弹的位置,四号是北侧山后技术支援的位置,同时有一名家族高阶古武。一号位置确定之后其它人的战位自然而然就明确了。
秦枫按照技术人员的指示向前,然后爬在干枯的河滩上。
“左右射击角度良好。”秦枫下面的‘对坡顶的射击角度不佳’没有讲。
乌州特种大队队长蹲下身伸出右手,手握成拳头拇指翘起,从左到右转了半圈。用手狠狠地拍了拍秦枫的肩膀,然后侧身和姐夫讲了一句什么就走向自己的战位。
李莉把自己的装备小心地放在地上,然后走向自己战位南侧的谷底,秦枫跟了上去。
“嫂子,试试看。”李莉走回战位的时候队员已经挖出一个浅浅的射击位。
射击位位于干枯河床的北侧,不留意的话会和周围的石子混为一体。李莉趴在位子上,队员把一张伪装网盖了上去。技术员手里拿着测试仪在李莉的四周转着,然后竖起拇指。
“怎样?”秦枫俯身低低的问道。
“你把下面的石子已经捡干净了,还能不好。”李莉趴在那里手中好像握着电磁枪向前瞄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