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汉水惊魂(1 / 2)
曹无本打算独自骑马继续前行,却被阿大拦住,正好赶上张辽部全军拔营,就干脆改了主意,跟张辽一起沿汉水东进。
曹无清楚的记得,他知道的历史里那次赵俨都督七军的事情。
曹军主力是沿长江东进的,赵俨在汉水的这一支,是辅助的偏师。
但是没有任何典籍记载过,曹军在赤壁主战场兵败之后,这支偏师怎么样了。
不过考虑到七军的将领有五个后期还活跃在史书里,这一军应该因祸得福,没被赤壁的惨败牵连,至少张辽的这一部肯定逃了回来。
官渡之战后,曹操定鼎天下,曹无就一直待在北府进行那件大事,很少出邺城范围,更别说随军远征了。
这次跟着张辽部一起,能看出来曹军的整体素质,已经比官渡之战时更高。
五千青州军的加入,让张辽手下有万人之多,其中骑兵两千,步兵八千,浩浩荡荡,行军阵营连续一里地。
在原本的历史里,刘备战败南逃时,关羽用襄阳的大小船只带走了刘备的精兵,带不走的船只也一把火烧了。
那时的襄阳没有船,所以进攻江夏时,新任的江夏太守文聘只能扎着竹筏进攻,赵俨所督七军,也没有水军作伴。
但现在已经与历史不同了,曹无让曹操回邺城给自己祝寿时,就已经大略说过了会战败的事情,那时曹操就开始征调全国船只。
所以现在的赵俨七军,每一军都分到了一艘楼船,五艘艨艟,还有很多载人的小船。
新任的零陵太守赵俨把七军的将领召集到一块,分配完船只,又交代他们要训练士兵水战的能力,诸军水陆并进。
赵俨在三国演义并不出名,在三国志里,却是著名的和事佬,当初三个将军冲突,全仰仗他去协调,才没闹起来。
现在七军齐出,七个将领官职平级,曹操才让赵俨督军,以免七人各立山头内斗。
赵俨本人很有能力,但他毕竟不是夏侯惇、曹仁那种颇有声望的宿将,协调七军也是焦头烂额,最后张辽出面,把北府将军的名头打出来,诸将才熄了相争的心思。
开玩笑,他们可不是那些文官,武官们天天随着丞相征南伐北,深知丞相杀伐果断,而且丞相在他们的心中如神一样,谁会去触丞相胞弟的霉头。
争到最后的结果是,七军之间相隔三里,守望相助,每天有一个将军率部做先锋,然后第二天这个将军最后出发,变成后队,以此类推。BiquPai.CoM
七军从襄阳出发,自西北方向攻击江夏,曹军主力从江陵出发,自西向东前进,双方的战略目的是会师在夏口。
夏口城,用后世的区域划分方式,就是荆州省江夏市夏口县,目前江夏的治所在夏口,相当于市府和县府都在夏口。
原来的江夏太守黄祖,和驻扎新野的刘备一样,属于刘表的封疆大吏,是荆州的东部屏障。
他和江东孙氏有世仇,孙坚便是死在他的手中,凌统的父亲凌操也是被他杀死。
但是建安十三年,江东的部队再次攻打江夏时,凌统、吕蒙等人奋力攻击,切断了黄祖旗舰之间的联系,最终大破黄祖水军,黄祖战死,江夏的东部地区全部被孙权攻陷。
后来刘表听信妻子蔡氏和大舅子蔡瑁的谗言,决定另立蔡氏的亲生儿子刘琮为接班人。
长子刘琦非蔡氏所生,只能离开刘表,担任剩下半个江夏的主官,仍然是江夏太守。
现在刘琮举荆州投降,却仍有少数不愿意投降曹操的将领占据自己的郡县,苦苦支撑。
刘琦、刘备是其中最大的两股势力。
曹操南下,刘备先南逃,后又改道东走,和刘琦合兵一处,江夏成为了荆州军最后的希望。
襄阳距离江夏最西边的一座城大概不到四百里,赵俨给了十天的期限,还是比较充足的。
第一天,张辽部第六个出发。第一天行军结束,他们走了四十多里,一直沿着岸边走。
水中的大小船只也一路跟随。
等到安营扎寨时,从船上下来的士兵们都脚步虚浮,晕头转向。
曹无骑着小红马,和张辽一起巡营,远远看到前边的路招部,后边的张郃部,也都停了下来。
张辽叹气看着众多士兵,这才真切感受到了北方士兵不习水战的真实情况。
张辽道:“我看士兵们,在大船上的还好些,晕船的不到三成,小船之上的,竟然大多数都晕了,可是我部大船终究是太少。”
曹无知道张辽并不像表面看的这么实在,他虽然也算是忠义之人,却算是将领中的聪明人。
这句话是说给曹无听的,然而曹无并未回答,七军齐出,张辽部装备多了,其余部自然就少了,对攻略江夏并不见得是好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