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弹劾臣子(1 / 2)
「卫仆射怎麽说?」郭太后皱眉盯着黄门。
黄门有些犹豫,想要说些什麽,可还是先从袖中摸出了一张表文:「这是卫仆射让奴婢等在外面时写得,乃是给太后上的贺表。」
「哀家要贺表有何用?」郭太后只觉一阵无语,但还是将贺表接了过来,看了一遍后又还给了黄门:「今日苏美人临产,既然只有宗正来,稍后给宗正准备些赏赐。莫要失了礼数。」
「是。」黄门接过贺表,小声看着郭太后的脸色说道:「卫仆射还说,待皇嗣诞下之后,还请太后及时告知外朝,卫仆射好及时向陛下报喜。至于取名之事,还需让陛下亲自定夺……」
郭太后点头:「下去吧,哀家知道了。」
「是。」
……
卫臻此时正在尚书台中,愁眉紧锁的在尚书台最高处的辅政阁中绕着圈子。
并非卫臻执意不想来宫中,而是他的烦心事的确太多,今日需要着重解决的就有两个。
其中一个刚由尚书左丞王基送来,正明晃晃的摆在卫臻的桌案上。
王基束手肃立在门口,看着卫臻已经转了将近一刻钟了,不由得出言问道:
「不知仆射何事烦忧?属下愿为仆射效劳。」
「不关你事。」卫臻刚欲挥手让王基退下,可想了几瞬,此事早晚也要公开的,先让王基知晓倒也无妨。
卫臻叹了口气,伸手指了指桌上的文书:「文书是伯舆方才送来的,伯舆自己拿起看看吧。」
「是。」王基从容点头,快走几步走到桌案前打开了署名『豫州刺史臣权』的奏章,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气。
皇帝常年征战在外,按照皇帝与卫仆射本人的约定,只要是州郡臣子上表洛阳的关于政事的奏章,卫臻皆可自行查看和批阅。
臣子们也都知晓这一点。只要是发往洛阳的上表,明摆着就是要卫臻代替皇帝处理的。而若是涉及什麽极为关键的要事,他们自会遣人往邺城丶往营州送信。
王基只看了一遍,便将奏章合上,正色看向卫臻:「此事重大,还望仆射三思,以免朝廷之内纷争再现。」
卫臻又叹了口气:「伯舆所言,我又何尝不知呢?只是此事属实复杂。」
「黄刺史是自蜀国归顺而来,又夙来只从陛下一人,与其馀众臣毫无瓜葛。加之颍川董太守政声不佳,去年就被陛下开恩过几次了。此番黄公衡弹劾董伯俊,应当属实。可董伯俊之父又是卫尉董公,我与他二人一同在洛阳秉政,恐朝野之间疑我排挤于他,徒惹嫌疑!」
王基在一旁提醒道:「虽然属实,可各州刺史素来由尚书台负责调派。若说此事全由黄刺史一人所做,恐怕董公也难以相信。」
卫臻点头:「就是此理!又是大雨,又是弹劾,政事难决啊!这样吧,我先将此事压下,等雨过之后再行分说。」
王基摇头:「属下以为不妥。」
「不妥?」卫臻皱眉看向王基:「怎麽个不妥法?」
王基拱手道:「属下敢问仆射,仆射与董公二人素来相知吗?」
卫臻想了几瞬:「算不得相知,只是以公事而言常常同殿议事。当下我在尚书台中,董公在枢密院中,说话的次数并不多。」
王基道:「既然不多,不若仆射可以将董公请至家中宴请一二?这等事情在台中难说,私下里不就可以讲了吗?」
「总而言之,此事是董公家中的麻烦,而非仆射的,仆射为何要为此烦忧呢?开诚布公的谈上一谈,岂不更好?」
卫臻想了片刻:「宴请董公倒是可以,只不过不能在家中。我二人奉旨在洛阳监事,岂能私下宴饮呢?」
「伯舆替我去一趟枢密院!就说今日晚间,请董公来台中赴宴!」
「属下知晓了,这就去枢密院找董公。」王基躬身一礼,而后转身走了出去。
傍晚的尚书台,董昭如约而至。
辅政阁内,两个宴饮用的桌案面对面摆好,每个桌案上各布有六盘菜,这对于朝中大员来说已经算得上非常节俭了。
不过宴饮这种事情,最重要的绝非酒菜的规格,而是设宴和赴宴之人。
「公振今日怎有闲情宴请老夫?」董昭笑着走入堂中。
卫臻笑道:「许久未与董公饮酒了,今日得空,就请董公来台中叙谈片刻。」
「请!」
「好,你我二人是好久没有同宴过了。」董昭点头:「今日无事,慢慢饮丶慢慢谈!」
卫臻点头。
就在二人推杯换盏,叙谈着皇帝征伐大胜之事,以及洛中的些许琐事之时,王基在关着的门外轻轻叩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