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90章 这些不要(1 / 2)

加入书签

第690章 这些不要

走进文物商店,陈凡的第一反应就是太挤了。

看看后世的文物,恨不得一件东西就占一间屋子,还得弄个防弹玻璃罩着,好像不这样显示不出东西的价值来。

再看看这里,柜子里的还好,虽然挤了点,密密麻麻的,还上下迭几层,可好歹还有个柜子锁着。

案桌上的才叫一个豪放。

大大小小的瓷器堆在一起,摆地摊儿似的,就跟后世仿古一条街旅游区的商店一样,一眼假。

可这里的东西绝大部分都是真的。

之所以说是绝大部分,毕竟也不能排除这里完全没有赝品是吧。

陈凡拿起一只小瓷罐,不用看底款,便判断出这是一只北宋官窑瓷器,不由得眼角微抽。

北宋官窑在后世一直是收藏界的珍品,价格起步都是以百万论,像他手里的这只,罐丶盖完整丶釉色晶莹剔透,罐身彩绘清晰可见,没有丝毫缺损,堪称官窑中的精品,几十年后上拍少说也能值几千万,结果就被摆在桌上?

周亚丽凑过来,小声问道,「老弟,怎麽买?」

陈凡抿嘴微微笑了笑,随即看向营业员,「同志,这儿的东西怎麽卖的?」

对着一屋子的古董问怎麽卖?

面对如此离谱的问题,营业员也不生气,当即打了个手势,「您请往这边看。」

顺着他指的方向走过去,营业员站在一处柜台旁,笑道,「这里的都是精品民窑,价格便宜,最低的……」

他顺手拿起一只碗,「比如这只碗,只需要5元一件,比你买一只新碗贵不了几倍。」

然后再指向其他东西,「另外有8块丶10块丶12块的,任君挑选。」

见陈凡他们只是看着丶不说话,他又抬手指向另外一边,「请再看那边的瓷器,那些都是官窑精品,而且历史价值比较高,比如北宋时期的五大名窑,汝丶官丶哥丶钧丶定,……」

陈凡瞬间瞪大眼睛,「汝窑是哪一件?」

营业员愣了一下,乾咳两声,「汝窑没有,要不您看看其他的?」

陈凡嘴角微抽,终究还是没「切」出来,主要是怕挨打。

这时柜台里的一位老同志走过来,哈哈笑道,「这位同志真爱开玩笑,别说汝瓷难得,极难收购到一件,就算真有,那也属于禁止出境的国宝级文物,小店也不能售卖啊。」

陈凡做了个深呼吸,转头看了一圈,回转身正对着那位老同志,笑道,「所以说,文物商店的东西既有下限丶也有上限?」

下限是尽量保真,你买东西还给你开古玩收据,跟后世买古董丶开的是艺术品收据可不一样。

上限自然是以国家规定为准绳,凡是不许出境的,在这里都找不到。

老同志明白陈凡话的意思,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然也!」

陈凡咂咂嘴,「如果我要买一级文物,该去哪里?」

老同志深吸一口气,想了想丶拱起手说道,「若是哪里有一级文物售卖,还请同志您告知一声,小店立刻派人携带高额资金前往,务必不使国宝流失。」

陈凡满脸无语,你跟我搁这儿呢?

他当即两手叉腰,沉吟两秒后,抬手一指,「这些瓷器什麽价?」

老同志笑道,「古玩均是一物一价,小店所有物品均由行业资深专家定价,童叟无欺。」

说着取下一只大红梅瓶,放在柜台上,「比如这只清乾隆大红缠枝细口梅瓶,售价220元。」

随后又取下一只北宋哥窑,轻轻放在梅瓶旁边,「这只青釉贯耳瓶,售价280元。」

周亚丽凑过来,仔细看了看,小声说道,「这就是一千年前的瓷器吗,280块,好……」

然后就一只大手捂住嘴巴。

她扭头看了看,「干嘛?」

陈凡看着她,「你是想说很贵?」

周亚丽眨了眨眼,瞬间明白过来,当即将他的手拨开,直起腰站好,满脸严肃地点了点头,「好贵呀。」

表情有点夸张。

倒是她身后的刘娟和马岚,都在连连点头,「确实是贵。」

一个瓶子顶她们一年的收入,能不贵麽?!

陈凡满脸严肃丶双手环抱而立,脑子里想着该怎麽讨价还价。

想想王时敏的山水卷只要1200块丶沈周的设色山水卷800丶八大山人花鸟轴800丶文徵明山水轴1200,……

想到这里,陈凡倒抽一口凉气,再去看满屋子的古董,果然好便宜!

那位老同志听周亚丽说好贵,他也不生气,淡定地从柜台里拿出一迭单据,摊开放在柜台上,翻开后说道,「这里是小店的收购单,几位请看。」

陈凡和刘娟凑过去,看着老同志手指的位置。

好嘛,卖220块的乾隆梅瓶,收购价就要200块,280的北宋哥窑青釉贯耳瓶,收购价250。

这价格卖的,确实是良心价啊。

其实呢,这个进售价差额才是当前社会的正常情况。

无论什麽商品,都是按照进货价丶加上一定的比例确定售货价。

要等到明年,也就是1979年开始,这个定价惯例才会被打破。

比如说,前文提到过的香港背包客,他们之前到内地旅游住宿,门店挂牌价多少,他们就付多少,和内地的同志们一样,大通铺5毛到1块,单间1.5到两三块不等。

可是79年他们到京城旅游,再去住某间涉外招待所,价格就贵得离谱。

比如说,挂牌价格是2元一个床位,可到了他们头上,就要20元。

比正常价格贵了好多倍,他们肯定不答应啊,便找服务员问原因。

结果人家说了,响应政策丶搞经营改革丶实行价格差异化管理。反正你们外宾都有钱,所以价格一律上调!

这谁乐意?

何况这些背包客基本上都是香港的打工仔,虽说工资比普工高一些,一个月工资两千多港币,可由于香港物价高丶他们又经常外出旅游,手里确实没什麽钱,来内地的每一分钱都是提前计划好的。

这里涨了住宿费,那其他地方呢?

结果没办法,哪怕当时正是大年初一,气温只有零下5度,他们也只能穿着羽绒服丶厚棉袄,十几个人硬是在旅店门外的墙角里挤着睡了一夜,第二天天一亮,就赶紧跑路。

陈凡斟酌两秒,便知道现在是有史以来丶以及从今往后,古董价格最便宜的时候。

人家民国时期,一件清乾隆梅瓶还要上千大洋呢,真没现在便宜。

所以说,过了这条街丶就没了这家店!

他当即一巴掌拍在周亚丽肩上,正色说道,「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买吧!」

周亚丽眨眨眼,「怎麽买?」

陈凡转着脑袋看了一圈,店里的物件以瓷器为主,几乎占了小一半,剩下的基本上都是杂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